導航:首頁 > 乾洗洗衣 > 長治潞城區改衣店

長治潞城區改衣店

發布時間:2021-11-29 19:00:22

① 長治市長子縣結婚風俗習慣

婚姻禮儀大致為以下幾個階段:

【議婚】
議婚,又稱「議親」,是商議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階段,舊時包括「求婚」、「過帖」、「相親」等幾道程序,到准備定婚為止。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由男女雙方父母根據對方的門第、家境及品貌等條件決定婚事成否,男女當事人是沒有多大發言權的。
舊時,鄉俗有「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婚」。男女婚姻不能自主,悉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議婚講究「身世田園,門當戶對」,選擇門戶極為講究。在沁縣,過去門第觀念十分嚴重,社會上分三等,「詩書宦門者為上等,業農工商者為中等,唱戲樂戶抬轎者屬下等,上等不與中下等為婚姻,而下等亦難與中上等作嫁娶,各稱世家,對其門閥」。(《沁州志》)
議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長委託媒人或托靠親友、鄰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親」。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的「納采」。
如果女方家長答允考慮結親,男方便再次託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詢問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開八字」,請陰陽先生「合婚」,審看男女雙方的命相是否相合。長治一帶稱之為「取四柱」。具體做法就是,把男女雙方的生年、月、日、時「四柱」干支寫在絹帛或麻紙上,然後請人卜算,看雙方相互間命相有無克異。民間一般認為,男女生肖犯「對沖」的不宜婚配。所謂犯「對沖」,是指子、午相沖,丑、末相沖,寅、申相沖,巳、亥相沖,辰、戌相沖,卯、酉相沖,共「六沖」。各地歷來都有「白馬怕青牛,兔、龍淚交流,豬、猴不到頭,蛇、虎如刀錯,羊、鼠一旦休」之類的俗語。相生者可成,相剋者須忌避,故鄉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窮」之說。這些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現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講究了。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的「問名」。
男女雙方「八字」相合後,兩家即擇吉日傳換庚帖,重新寫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時等事項。至此,親事算初步定下。按照長治的說法,是女方「有主了」,或說女方「問出去了」。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納吉」的前一部分內容。由於現在不再時興合婚,「過帖」這道手續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備訂婚條件的情況下,男女兩家還要「相親」,又叫「相門戶」、「看屋裡」,即男女兩家約定時間見面,最後議定婚事成否。現在長治各地仍有這種習俗,不過「相親」的主角已由雙方家長變為男女雙方當事人,「相親」的意義已不在於認親家,而是通過面對面的接觸,進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雙方初次見面時,一般由媒人或介紹人引見,兩人對面而坐,互相窺視對方的形貌舉止,正所謂「對象」是也。

【定婚】
經過議婚階段,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定婚,即「許親」、「定親」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鄭重地送去聘禮,數量多少,一般因時因地,視家境貧富而定。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納吉」的後一部分內容和「納征」。
男女雙方訂婚,一般選擇夏歷三、六、九等吉日,雙方家長要在選定的這一天分別設筵款待親友,名為「定親飯」。主食一般是面條,表示男女兩家已經成為情深誼長的兒女親家,所以又稱為「吃面」。有些地方,男家筵席上必備餃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討財禮了;女家設筵則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長,表示財禮少了可不行。
定親這一天,男家要送麵粉給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麵粉夾上小米煎成油餅,再送給男家。男方以之分送親友、鄉鄰,稱為「通知」。
上黨一帶,男方送給女方的東西要湊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給男方的東西中,還要有十包摻有鹽末的麥麩。這十包麩鹽要分別撒在未來的公婆和妯娌頭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麩)、有緣(鹽)分。壺關、平順縣等地,男女雙方還要互送「四色禮」。男方送給女方「定親衣」、戒指、耳環、手鐲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寶、扇子、荷包、褲帶一類。其中褲帶尤不可少,隱喻「從今以後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將為你侍奉巾櫛,脫衣解帶」。
上黨的許多地區,在定婚時還講究互換「龍鳳帖」,即一種印有龍、鳳的大紅紙貼。男方給女方的「龍帖」上寫有「求吉」字樣,又叫「懇帖」,大致書寫內容為:「愧乏玉田,仰祈舍諾。×××鞠躬」。女方給男方的「鳳帖」上寫有「允吉」字樣,又叫「允帖」,大致書寫內容為:「德愧比鳳,願切乘龍。姻愚弟(兄)鞠躬」。「龍鳳帖」一般以大紅銷金柬製成,要疊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長地久(九)。有的則疊為對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時「八字」寫在中縫左右,折起來正好合在一起。
在訂婚後,武鄉還有「請期」的規矩,即男方擇吉日備禮納彩,由媒人率領,用食盒兩架抬送女家,並告迎娶月日。女方還要由親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時,男家除送給姑娘一定數量的錢外,還要送一捆棉花,稱為「沾親棉」,又叫「粘親花」,表示從此沾親帶故,情誼綿綿不斷。

【出嫁】
定婚以後,如果男女雙方都已到當地認可的結婚年齡,男方家長便設筵邀請女方家長和媒人,一塊選定迎娶的日子,稱為「會擇」或「擇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請陰陽先生看黃道吉日。當地各種屬相的迎娶月份分別是:「雞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豬蛇三、九月,龍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馬六、臘月」。由於民間認為迎娶之期關繫到男女雙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雙方家長往來磋商,往往從定親到成婚要遷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
迎娶的日子最後選定以後,男方要正式寫帖通知女方。屯留一帶稱為「送天氣」,平順等地則稱為「下書」、「下帖」。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的「請期」。一些地方,到此時才正式送財禮給女方。以前定婚行聘,為「小送」;現在臨娶「納幣」,為「大送」。
男女雙方准備婚嫁前,要舉行送彩禮儀式。男方要根據女方的要求給女方送衣服用品和聘金。彩禮基本有六種:聘金、喜餅、喜面、插戴、成衣、喜紅等。喜紅是紅棉布,用來制新婦女褲。彩禮其他五種不一定強求,但喜紅必須有。
上黨大多數地區在迎娶前夕,男女雙方互贈「牲料」,婿家牲料有少許米面、一刀豬肉(約一斤)、一塊生銅、一塊熟鐵。女家牲料缺豬肉,有少許咸鹽。每種物品都象徵一定的意義:米面,表示米面夫妻,祝願夫婦勤儉持家;豬肉,表示死肉換活肉;生銅、熟鐵,表示銅鐵姻緣,祝願夫婦終身相依,白頭偕老;咸鹽,表示有緣分,祝願夫婦和睦相處。男家牲料由新婿親自送到女家;女家回贈,由新婿帶回。「回面」後,岳家要用紅布包生鐵小塊,一雙筷子和一把米面,含義是米面夫妻快生子。至於新娘穿紅,各地皆然。結婚為大喜,人們總是想方設法求得吉祥如意,類如八音會、拜天地、枕頭內裝筷子(快生子)、點婚燈等,皆屬此例。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兒的妝奩送往男家,稱為「送嫁妝」。嫁妝舊時一般為桌椅箱櫃、衣服被褥及梳妝用具,都要貼上大紅喜字或紮上紅布。武鄉、黎城等地講究在嫁妝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棗,然後用大紅剪紙蓋上;沁縣、襄垣、長子的一些鄉村則講究在枕頭里裝上筷子、核桃,鞋裡放上麩子,被子四角縫上棗和花生。這些習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貴子,兒女雙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緣。
出嫁前夕,女家還要給女兒「上頭」和「開臉」。「上頭」,即改變頭發式樣,把辮子盤成發髻。「開臉」又叫「開面」,平順則叫「皓臉」。其實是新娘進行美容修面,並以此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一般是請一個「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兒女雙全的年長婦女,由她用細絲線絞去姑娘臉上的汗毛,並修細眉毛,剪齊鬢角。「上頭」,「開臉」之後,女方要宴請本族尊長和鄰里鄉親,同時款待即將出嫁的女兒。民間認為,女兒一上頭,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須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豐盛,女兒也被安頓在筵席的首位。尊長、鄰里除對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賀外,還要囑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處理好妯娌、姑嫂關系的道理。
婚禮前一晚上到女方家商量第二天的日程,男方需要找一個能說會道者。一般是議定第二天的時間、車輛的安排。注意:男方需攜帶面一袋、肉五斤。(不是玩笑)
【迎娶】
迎娶,又叫「迎親」、「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娶前夕,新房內要由幾名男青年同睡,俗稱「暖房」。
迎娶之日,婿家於大門兩旁各置一捆穀草,叫作喜草。喜草上張貼「喜」字斗方,內藏兩響炮,俟迎娶臨門點燃。解放前,還要備一捆穀草放在天地神位前,同時備一把鍘刀,夫婦倆鍘草,只准七刀鍘完,因此叫七刀草。鍘好的草一部分填充新枕頭,一部分裝入斗里,備陰陽使用。啟程後,在大門和新房張貼喜聯。
迎親的隊伍,舊時講究要用各種儀仗,從前到後,有炮手、開道鑼、開道旗、「肅靜」、「迴避」朱牌、宮燈、金瓜、斧鉞、朝天鐙、龍虎旗、團扇、日罩……吹打鼓樂更是不能少的。花轎一般為兩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時候,新娘之轎例不空行,要放花糕、青饃作為鎮物;有的地方則由一個與新娘屬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著壓轎,稱為「壓轎喜倌」。
迎娶之時,男方需選伴女婿1人、引新娘女2人,連同鞭炮手1人前往女家。返回時,女方需1名跟新婆和1名夾禮單者(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相送至男家。有時女方的姑舅至親也同往男家送閨女。上黨各地的迎親隊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武鄉一帶,是從年長親友中找兩個人,稱為「冰人」;再從新郎的子侄輩中找一個年齡與新郎差不多的,稱為「引婿」。有的地方講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兩個兄長隨花轎同去同回;回來時,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親。有的地方娶親、送親則專要雙方女眷中嫻熟禮儀的相陪。對陪伴新郎的人,一般稱為「伴客」;對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則稱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兒在出嫁前,上黨各地大多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娘家富」。據民俗學專家研究,這一習俗的起源與遠古時代的「搶婚」有關,後來女子被掠奪時的哭訴才逐漸演化為婚俗中的「哭嫁」。這不是樂極而悲,往往有其真實的內容。一般是感嘆無憂無慮少女生活的結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與女友的友好相處之情,同時對為人妻、媳的人生轉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對婚事不太滿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機發揮,大哭而特哭一場。新娘的母親、女友與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新婿出門時,隨帶一塊豬肉,叫作打虎肉,到了女家,將其扔到新婦居宅的屋頂上。
迎娶隊伍進門後,女方設筵盛情款待。新郎進入女家,也要先到祖先牌位前行禮,女家必須給新郎贈送拜禮。女家設宴款待新郎及娶客。飯後,女家一般要向新郎索要「離母盤」(錢財)。有的家庭還索要梳頭禮等。女婿離開女家時需「偷」女方家一件東西帶回,意為吉利。偷的一般為酒盅、茶杯之類的小物件,由女方家人准備好並暗示給女婿。 當地人稱為「得富貴」。沁縣等地,女兒臨行前要吃雞蛋餅,俗稱「三顆雞蛋一壺酒,打發閨女上轎走」。襄垣一帶還有「抓富貴」之俗:男女雙方各在自家父母懷中抓幾把預備好的錢鈔,意在今後的日子裡有錢花,但不能抓完,須給父母留下一些財源。
撤席後,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頭辭行。然後樂聲大作,迎娶隊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員,以更為盛大的氣勢起程了。
女兒出嫁離家時,上黨各地都有不帶娘家土的習俗。民間認為「土能生萬物,地可產黃金」,怕帶走了土會帶走娘家種莊稼的好運氣。這自然是農業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女兒出嫁時,要在炕上換上新鞋,然後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轎;有的地方是以紅氈或紅布鋪地,女兒脫去腳上的舊鞋,進了轎再換新鞋。不管怎樣出門,反正是腳不沾地。
女兒臨行時,沁縣一帶,母親要含著眼淚繞轎兩圈,默默祝願女兒幸福吉祥;父親則象徵性地護送「百步」,然後由其舅、叔、兄、弟等4人伴行送親。
迎娶路線一般講究走大回環,回時不走來時路。迎娶隊伍要隨帶紅氈或紅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轎踩踏外,路經寺廟、井台或石碾、石磨時,還要用來遮掩轎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祟邪怪相擾。路遇別人家的嫁娶隊伍時,雙方要互換「針線」,即新娘的女紅消災。現在迎親隊伍相遇時互贈手帕,即此遺風。
迎娶舊時多用轎或轎車,除此而外,平順山區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騎驢;長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騎馬。
迎娶這一天,新郎、新娘的妝束因時因地而異。新郎舊時頭戴寬邊黑色硬禮帽,身穿馬褂長袍,後來改為制服,現在則大都是西裝革履了。個別地方,還能見到新娘著裝頭戴鳳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帶,宛似戲台上皇後娘娘的形象。後來不穿蟒袍了,改套紅棉襖,不戴鳳冠了,改戴茶色眼鏡,一律改穿時裝。
婚禮當天男方派盡量多的車輛到女方迎娶,頭一輛必須是紅車。最後最好有容積較大的車輛(如麵包車),以便飯後送女方眾多的親戚。
男方最好在11點左右到女方家,以應付女方親朋好友的刁難。(一般是善意的,上頭商量不充分容易搞成真的。)較重要的是女方會有人討要梳頭錢等小款項,男方要給女方穿鞋。

【婚禮】
迎娶隊伍回到男家以後,鼓樂大作,鞭炮連聲,男方親友、鄰里一擁而出,迎接新娘。新娘到了男家後,男方要給「下轎禮」,新娘才下車(馬)。女方嫁妝隨新娘送男家後,男方查收嫁妝畢,要給持禮單者、跟新婆及運送嫁妝的幫手開付賞錢。然後舉行結婚典禮儀式: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對拜、交換禮品(多為結婚戒指)、進入洞房。
有男方總管主持,大致有以下內容:介紹婚戀經過、拜天地、拜父母高堂(女方這時要正式地喊爸媽)、夫妻對拜(這時會有小的暴力行為,女方須警惕,不過一般都是善意的,不會搞成刑事犯罪。)
然後男方需要身背新娘上樓,男方最好於婚禮前一個月開始體力訓練,否則尷尬。到家門口時,門上一般懸掛一件難以觸及之物,需要男方肩抗新娘盡全力努力。
在郊區一帶,娶媳婦的花轎到門庭,新娘頭蒙花布,紅氈鋪地,有人攙扶,音樂齊奏,鞭炮齊鳴接到彩棚下,新郎立左,新娘站右,父母長輩坐在正中,此時賓朋高唱:
「男女才貌配一雙,相親相愛拜花堂。
五年生下三貴子,狀元榜眼探花郎。
恩愛夫妻花花轉,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同入洞房」。

爾後夫婦互拜,喝交杯酒,並且有對酒歌。
沁縣一帶,新娘花轎講究落在一床紅被上,新娘索取「下轎錢」後,由一「全福人」相攙,踩著紅氈進門。婆婆隨後用笤帚在轎內象徵性地掃三下,並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這叫「掃轎土」,大約是和「不帶娘家土」的習俗針鋒相對,你怕帶來娘家的土,影響娘家種莊稼,我偏要想方設法掃一些,以有利於自家的農事。
上黨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轎後,要把穀草稈、麩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時念誦贊辭。這一習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為古老,相傳早在漢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壓避青羊、烏雞、青牛三煞神。後來逐漸演化,從趕煞神轉為求吉利。

【拜堂】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唱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
婚宴時一般需要新娘新郎給來賓敬酒,新郎需要有一酒量大者替自己完成。宴後最好有男方車隊送女方來賓回家。

【洞房】
拜堂完畢後,新郎、新娘在眾人簇擁下進入洞房。要在洞房門前或門檻上事先放一馬鞍,等新娘前腳剛跨過去,便立即將馬鞍抽去。
入洞房時,由大伯子鋪床,小叔子或婿家外甥提便盆。洞房內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窗戶貼大紅雙喜字,屋內點大紅花燭。沁縣一帶,洞房裡擺著斗,斗內裝有五穀、銅鏡等鎮物,用於照妖避邪。燈燭懸掛高牆,通宵不滅,俗稱「長命燈」。夜半,男女新人要舉行「敲升子」儀式,二人倒坐門檻喝疙瘩湯,俗稱「兒女湯」。湯中放棗、花生、草節等,邊拌碗里的疙瘩湯,邊念誦一段民謠:「左手拌疙瘩,兒女一撲攤。」同時還敲梆子念:「邦邦邦敲升子,明年就生乖孫子,男的會念書,女的會扎花,坐下一板凳,起來一海楞。」體現了沁人對子女未來生活的憧憬。過去,從舉行婚禮時就期待生子,在潞城一帶,洞房門上常用的對聯是:「喜今日銀河初渡,賀來年玉樹生枝」。新娘一進洞房,就有人把紅棗、花生撒在床上,意味著早生貴子。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後,還要用同一器皿飲食,行「合巹禮」。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飲一點,然後將兩杯酒攙兌,兩人換杯飲完。
在壺關一帶流行洞房酒歌:

女:這盅酒,我敬你,當家主事全憑你。
男:這盅酒,我敬你,管米管面待親戚。
女:這盅酒,我敬你,出門遮風又擋雨。
男:這盅酒,我敬你,叫你生兒又育女。
女:這盅酒,我敬你,出門不要忘了妻。
男:這盅酒,我敬你,尊老愛幼守家底。

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新娘回門;第九天,新娘還要再次回娘家並小住幾日,叫作「住九」。大凡男女新婚,房事必然頻繁,若不找點借口讓他(她)們分開幾日,豈不對身體有害。看來,「住九」還真有些科學道理。壺關將住九叫「接九」,有「新婚不接九,死後不如豬和狗」的俗語。
上黨和全國各地一樣,都有「鬧新房」的習俗。洞房之夜,熱鬧非凡。俗語說:「不鬧不發,越鬧越發」。民間還有「新婚三日無大小」的習慣,婚後三天,賓客、鄉鄰、親友不分輩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匯聚新房參與逗鬧新郎、新娘。人們認為,鬧新房不僅能增添新婚的喜慶氣氛,還能驅邪避惡,保佑新郎、新娘婚後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回門】
新婚次日上午,新人向戶族及親戚長輩行跪拜禮,受禮者向新婦贈送拜禮。家族中的平輩和晚輩也要來見新娘,俗稱「分大小』或「見大小」,其意義是確認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這天,女家家長隨帶糕點和麵食禮品,前來婿家向翁婆致賀,俗稱「道喜」。
婚後第3天,上黨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招嫁」,又叫「圓飯」的古老習俗。這一天,女家及其姻親前來女婿家送飯,並來看閨女,生怕女兒初到婆家拘謹,吃不飽飯餓著。圓飯意味著確定與婿家的來往關系,如果不願與婿家來往,便不來圓飯。沁縣等地則叫作「看3日」或「打聽三天」。
「回門」,即新婚夫婦雙雙回女方家省親的習俗,也流行於上黨各地,基本上是在婚後第五天的,也有在婚後第3天的,或在婚後第6、7、9、10以至12天的,因地而異。新婦回娘家,當日返回,叫回門,又叫走5日。若娘家專門派人來接,叫接5日。
民間把新娘從娘家嫁到婆家稱為「進門」,所以才把新娘從婆家回娘家省親稱為「回門」。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成雙成對,又稱為「雙回門」。這一習俗從女婿方面來說,有感謝岳父、岳母恩德,拜會、結識女方親友等意義;從女兒方面來說,則表示了出嫁成家後不忘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情。不過,深受初離家門、乍別父母的新娘歡迎的這一習俗,對於新郎來說,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且不說在女方親友面前,新女婿要備受「品頭論足」,單單是新娘的妹妹們,他就招架不住。這些放肆的女孩,把煙灰、黑漆往姐夫臉上抹,讓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餃子,無所不用其極。新女婿在被戲鬧的過程中不能發怒,即使手足無措,備極尷尬,也還得滿臉堆笑,聽憑發落。
上黨一帶回門時流行請女婿,即女家宴請新婿,此後,新婿方可擇便到女家。過去,請新婿必須具請貼通知婿家,新婿還要在女家住九天,叫作住九。此間新婿「會親」,不僅兩親家加深了了解,聯絡了感情,就是雙方親友也初步結識,為今後的往來打下了基礎。
「回門」在上黨大多數地方即算婚姻禮儀中的最後一項內容。然而這一帶還有「住滿月」一種習俗,婚後滿一個月,新媳婦要回娘家住夠一個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人生大禮才算落下了帷幕。
新婚第一年,逢一定節日女家到婿家探望女兒,叫追節。追節一般兩次。第一次是臨近八月十五,隨帶禮品有成套的月餅和時鮮水果。第二次在臨近春節,傳統的禮品是花樣麵食,有燈糕、豆枕、面兔、剪箍等。現在普遍改用糕點。

② 上黨區哪有補皮衣的

③ 長治街道古名的由來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

1、宏門街

此街因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南面建有宏偉的廟門而得名。由南往北原依次建有六龍壁、宏門、木牌樓、石牌樓、山門、玄鑒樓、戲樓、獻殿、正殿、寢宮及各院東西配殿、廊房等建築。

2、甜水巷

古時,上黨古城內水鹼性大,多數水井苦澀難飲。相傳有一年,一位老者來到古城內,在該巷的一個飯鋪飲酒吃飯,酒足飯飽後卻無錢付賬,飯鋪老闆是個好心人,不僅不向他要錢,還送給他些銅錢作路費。

這位老者大概喝醉了,起身向旁邊的一口水井嘔吐。但井裡的水從此變得甘甜無比,人們都說那位老者就是酒仙李白,後該巷得名甜水巷。

3、東獅子街、西獅子街

東獅子街位於延安南路東側,西起長興南路,東至延安南路,全長約560米,以鐵匙巷(現為長興南路)為界,分東獅子巷和西獅子巷。過去沿街住戶門前多雕刻精美的石獅,故名。

西獅子街位於延安路西側。西起爐坊巷,東達延安路,全長約560米,寬10米。以鐵匙巷為界,西獅子街過去沿街有若干尊石獅,故名。

4、廟道巷

位於長興中路東側。西起長興中路,東達延安中路,東西走向,巷長約430米。因是潞安府城隍廟正門前東西方向的小巷,故名。

5、府坡街

位於上黨古城西大街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東州門街,全長約460米。以上黨門為界,分為府上街和府坡街,為古時進入潞安府的重要官道。

6、中山巷

位於新市西街西端,為東西走向的小巷,西起兵士巷,東至新市西街,長約240米。原名「張皮巷」,明清時期,為皮貨生產銷售聚集地。1932年國民黨長治縣黨部設於此巷,遂命名中山巷。

7、梅輝坡巷

位於古城大十字街西南、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東側,舊為煤市,堆積煤炭,地勢南高北低,形成坡狀,俗稱「煤灰坡」,命名雅化為梅輝坡巷,分為上梅輝坡和下梅輝坡。

8、石頭街

位於英雄南路東側,西起英雄南路,東至花園街,長約270米,是明朝時皇城沈王府通向其花園之路,因路面用石頭輔成,故名。

9、花園街

位於延安路西側。東起延安路,西至鐵匙巷(現為長興路),長約360米。這里是明清時期沈王府花園,民國時期為孟家范圍,故名。

10、英雄街

明清時稱衛前街。衛為明代軍事編制,於要地設衛。明永樂年間設潞州衛,按所處方位分衛前、衛後、衛東、衛西4個街巷。

1946年,為了慶祝和紀念太行區第二次群英會的勝利召開,長治人民在衛前街築起了一座雄偉壯觀的英雄門,門楣上嵌有雄鷹,並將長治當時最繁華的衛前街更名為英雄街,同時命名的還有英雄廣場和英雄台。

④ 上黨地區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上黨地區指晉東南,位於今天山西省的東南部,主要為長治、晉城兩市。

1945年9月10日,我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山西省上黨地區(今晉東南),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其主戰場位於今長治境內,發生於重慶談判期間,以作為配合談判的重要軍事動作。

民國時代,晉東南地區大體沿用清朝的行政格局,先是在1914年撤銷澤州府(今晉城市)、潞安府(今長治市)。接著澤州府(今晉城市)、潞安府(今長治市)兩個府所領各縣均屬冀寧道、1930年,撤銷冀寧道,晉城市、長治市的各縣直隸山西省。

(4)長治潞城區改衣店擴展閱讀:

1、上黨片

上黨片是漢語方言片區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晉語核心區的一個分支,晉語八大片之一(晉語八大片見「晉語」詞條),分布在山西省東南部部分地區(除晉城),共14市縣使用。主要分布在:長治市(潞州區、上黨區、屯留區、潞城區)、長子縣、黎城縣、壺關縣、平順縣、沁縣、武鄉縣、沁源縣、襄垣縣、安澤縣、沁水縣(城關以東)。

2、上黨區

上黨區位於上黨盆地東南部邊緣。東與南部均系山地高原,佔全區面積三分之二左右,原面平整,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以老雄山為最高,海拔1419米。西北部為平川,是主要農作區。

⑤ 長治和承治哪個名字好

長治市所屬各縣名字的由來及著名典故

長治市 長治因地處太行之巔,自古就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

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此嘗百穀、制耒耜、興稼穡。堯舜時期,長治是「冀州之域,屬帝都畿內」。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時設潞安府,廓置長治縣,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縣小吏陳卿亡命家鄉青羊山中,並憑借太行山間險要地形,聚眾起事,連陷遼、沁,明廷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軍以10萬兵力合擊青羊山,才將這支農民軍剿平。事後,為了加強對地限民悍的潞州實行有效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明廷特於嘉靖八年二月詔升潞州為府,府城設縣。嘉靖賜府名為「潞安府」賜縣名為「長治縣」,以祈望這里長治

久安。這便是「長治」的由來。

  1. 二賢庄---二賢庄,在文學作品中和當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賢庄」的叫法,是因為二賢庄位於古潞州府治西

  2. 門外八里(隋制,1里約等於今0.5華里)的地方。二賢庄並不是一個村子,它是一個獨立的,地勢明顯高出周圍村寨的封閉性庄園。兄弟單雄信二十歲左右,已個個武藝精通,更兼他們豪爽仗義,扶危濟困,當地人敬稱他們為「二賢」,

  3. 所居之地後來也就成了「二賢庄」。

  4. 2.捉馬---說的是戰國時期的事情。戰國末年,秦國日益強大,幾次想吞並上黨。當時的上黨守馮亭,自知不敵秦國,便將上黨17城獻給了趙國,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長平之戰。馮亭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不幸被秦兵斬殺,沒有了腦袋的馮亭仍然駕著戰馬跑回了長治城,有人見之大呼:「快來看哪,這個人無頭卻還能騎馬呢!」誰知話音剛落,馮亭便倒地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馮亭的忠勇,便立廟祭祀,名為將軍廟,原址在今長治市****小學處。那匹戰馬一直跑到城外才

  5. 被人捉住,這就是捉馬村的來歷。

  6. 3.東營、西營、中營---聽說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

  7. 長治縣 明嘉靖年間始設長治縣,「長治」由此沿用。應該是取長治久安之意。 1.長治縣和高平交界處有個叫換馬的地方,相傳是當年廉頗因戰事繁忙馬跑累了在此換騎。

  8. 2.長治縣的八義村,是因為當時有8名義士攔路勸諫趙括不要盲目進兵,但趙括不聽反而殺了他們,百姓嘆其義

  9. 氣,埋葬立碑紀念,此地因而得名八義,現在當地還有「八義士諫趙處」的石碑

  10. 3.在長治縣西火鎮(原東火鄉)東,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嶺,嶺上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廟,名為「天下都城隍」。全國的城隍廟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廟建在山上,是全國唯一的一處。據清乾隆年間廟碑記載:都城隍之神,東漢敕封者也,由漢而來千有餘年矣。據說當兵年劉秀被王莽緊緊追趕,追到天紫嶺上,劉秀口乾舌燥,無力再逃,這天紫嶺上既無人家,又無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廟,劉秀慌不擇路,一頭撞了進去,把一個當門的大蜘蛛網撞出一個大洞,劉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網已破,定要入廟搜查,那時我豈有活命?想到此,「撲通」跪在山神廟前:「劉秀遇難,請山神爺保佑,他日若是得地,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話音剛落,只見蜘蛛網已經彌合,由此劉秀又躲過一難。

  11. 後來劉秀稱帝後,果然封天紫嶺上的山神廟為「天下都城隍」,負責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廟宇,親書匾額,

  12. 後又歷代修葺,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已成為長治縣吸引四海香客,招徠天下遊人的一處旅遊勝地。天紫嶺也由此改為城

  13. 隍嶺。

  14. 4.長治縣有個內王村,傳說王莽追劉秀,一路追到上黨這塊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劉秀性命難保,這時候,看到一塊田裡有個老農正在犁地,劉秀別無選擇,一滾身藏在了犁溝里,老農急忙取些浮土將其掩上,並使犁地的馬站立其上,馬用三條腿站在劉秀藏身的周邊,另一條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著了腳下的劉秀。現在的馬站立的時候經常前腿蜷起,就是這么來的。王莽追來,拿槍滿地亂戳,卻偏偏忽略了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塊地,於是劉秀躲過此劫,後來做

  15. 了,這就是光武帝。為了紀念,人們便取「土內藏王」之意,將此村命名為「內王」。

  16. 潞城 古時叫潞子嬰兒國,所以叫潞城,又名嬰城。當年微子屬於皇子,封地就在這里,他與世無爭,在這

  17. 里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紂王挖了心,首先想到來找微子,所以微子鎮這里有比干嶺,相當年神醫扁鵲在我們潞城盧醫

  18. 山采,所以那座山才叫盧醫山。另外,潞城的甩餅是獨一無二。

  19. 長子 「唐堯之世,封長子丹朱於境,故縣名長子」,相關的有丹朱鎮。精衛填海的發鷲山也在長子。長子是堯

  20. 王故里,堯王故里就在這里,堯之長子丹朱就是封在這里,封在堯出生的丹嶺。把長子朱封於丹地,故長子也稱丹朱。長子又稱為陶鄉,陶這個地方是堯童年和少年時期活動的地方。從古至今,長子及上黨一帶就有「長子不出門」的民間習俗,就是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分居時,長子是不能離開老屋的,有人經商,大兒子必須在家守業,在長治姓氏旁考中,名

  21. 字叫守業的肯定是老大。

  22. 1.長子的大堡頭和色頭也和長平之戰有關,秦軍坑殺40萬趙兵,屍骨成堆,頭顱壘成堡,故名堡頭鋪,後來改

  23. 為大堡頭。色頭,原名血頭,也是一個很悲慘的名子,秦將白起密令殺死趙軍降卒,按人頭論功行賞,秦軍爭砍人頭,血流成河,而今長子縣的丹河便因此得名。秦軍將血淋淋的人頭堆在現在色頭村附近,邀功請賞,人頭堆成小山,鮮血染紅大地,血頭因此得名。多年以後,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撫今追昔,凄然長嘆,命僧侶做道場超度亡靈,並取其

  24. 諧音,將血頭改為色頭。

  25. 2.長子縣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獲後李能押著」罪犯」向長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塊石頭上歇息,這塊石頭就名為「拴虎石」,至今拴虎石周圍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牽虎到一條河邊喝水,沒想到老虎一口氣把

  26. 河水喝乾了,從此,這條河被叫做「干河」。

  27. 襄垣 原是趙襄子築城屯兵之地。公元前260年,秦王攻趙,晉侯趙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今縣城北關貴江溝),

  28. 因城是襄子所築,又位於趙國邊界,故取名襄垣。

  29. 1.關於五陽的來歷,我聽過這樣的傳說,是和後羿射日有關,說後羿從天上射下九個太陽,其中有五個落在這里,因此

  30. 得名五陽。

  31. 2.虒亭的來歷.別看亭鎮不大,只不過是個鄉村小鎮,但它的歷史卻很悠久,亭之名還是戰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戰國時,這個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鐵染城。城的四周山高林密,野獸眾多,特別是有幾只老虎,十分兇猛,時常闖入城中傷人,城中百姓真是「談虎變色」,苦不堪言。當時,晉文公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崔丑,一個叫魏徵,二人決心為民除害,殺死老虎。在徵得晉文公的同意後,魏、崔二人帶領士兵上山去了,經過十多天的圍獵,將老虎全部圍在甄平山的一個山嶺里。於是,二人帶領士兵在嶺上將虎全部捉住,無一漏網。接著在鐵染城外建了一個很大的籠子,將虎放在里邊,困了起來。在籠邊分別建了兩個高亭,其目的是為看守老虎之用。人們稱大籠子為「虎籠」,稱亭子為上虎亭和下虎亭。過了一段時間,老虎被困餓而死,虎患已絕,人們便在虎亭四周蓋起房屋,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村落,並定名為「虎亭村」。又過了好久,晉文公分封時,將虎亭這塊地方封給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領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這個地方叫虎亭,極為不祥,千萬不行。羊舌赤畢竟是個大夫,不是個白吃飯的。瞑目沉思一陣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兩筆就變成了虒,既保留了原來的「虎」字,音又變成了虒。虒者死也,「死虎」當然不可怕了,別說是「羊」,連小蟲子也不怕它!就這樣,「虎亭村」就被「虒

  32. 亭村」取而代之了。這一「代」就是幾千年。恐怕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把它改過來,它將長此存在下去。 3.襄垣虒亭鎮有箭壑村,相傳西漢末年,劉秀被王莽追殺至此,王莽開弓放箭直射劉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劉

  33. 秀躲在石後,倖免於難,但巨石上卻被利箭劃開一壑,故名箭壑。

  34. 4. 襄垣縣的常隆村,說是此地古時有十條惡龍為虐,大禹治水時路過此地,與十條惡龍進行了一場生死博斗,結果九條惡龍被降伏,有一條逃到此地藏了起來,因此得名藏龍。後來宋太祖趙匡胤路經山麓,遇一樵夫問:「此地何名?」樵夫答道:「藏龍。」趙匡胤聞之失色道:「此地藏龍,對朕稱王極為不利。」於是,吩咐隨從轉告鄉里,改藏龍為常隆。

  35. 5.在襄垣的夏店,有個馬喊村,說得就是張良的故事。相傳在漢朝時,劉邦天下既定,大封群臣,劉姓將領都封為王,而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卻封為侯,身為漢初三老的張良看出劉邦的私心,就不辭而別,回到故鄉襄垣隱居。

  36. 劉邦痛失良臣,便帶領人馬日夜追趕,曉行夜宿,當來到襄垣夏店地界時,正值烈日炎炎,人困馬乏,劉邦便令軍士找水,但找了半天,一滴水也沒有找到,劉邦不信,便親自下馬來找,突然馬蹄陷入一塊石頭之中,那馬一聲長嘶,猛然拔蹄,只見蹄下一股清泉噴涌而出,直到人馬喝足,那泉仍然涌流不竭。劉邦深感稀奇,但將此地命為「馬喊」,將那股

  37. 清泉命為「馬刨泉」。

  38. 6.襄垣縣的古韓鎮有個好去處,稱為「涼樓」,古為縣八景之一。涼樓的來歷也源於一段神話傳說。涼樓的附近有

  39. 個村子叫做北里信,北里信村東南有處水潭,叫鹿哭泉。相傳在很早時,這里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除了兩只和人一樣正常的眼睛外,左臂上還長有一隻眼睛,取名「三目子」。因其與常人不同,父母為避災禍,便將三目子遺棄荒郊,被一隻鹿銜走。數年後,有一個獵人路過鹿洞,發現了洞內的三目子,便將其帶回家中撫養。鹿回來後,不見了三目子,四處尋找終不得,垂淚成行,憂郁成疾。那滴滴鹿淚化作一股清泉,人稱「鹿哭泉」。據說喝了此泉可使無奶的產婦

  40. 如注,所以常來這里求奶的人很多。

  41. 三目子四歲那年,經百法和尚點化,左臂上的那隻眼睛睜開了,便到建封寺修練,十歲開始遊方,人稱「三目僧」。據傳三目僧原是隱居在燕山腳下的南天隱叟,因與姜太公鬥法失敗,被黃飛虎發配到古韓,才投胎人間的。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不殺之恩,便為黃飛虎三月二十八的生辰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祝壽聖殿,中有涼樓最為壯觀,夏季來臨,

  42. 此樓內卻涼爽如秋,故稱「涼樓」,由此而形成了方園百里的涼樓大會。

  43. 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再造之恩,送給了黃飛虎一封厚禮,在神仙界中開了一個行賄受賄的先例,大概從那個時候起,腐敗之風便屢禁不絕。因姜太公在封神的時候,封黃飛虎為五嶽之首,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

  44. 獄,所以民間就有了「生前趕了涼樓會,死後不受閻王罪」的民謠。

  45. 黎城 因原是黎國所在地而得名。相關的有黎侯鎮。哦對了還有個黎侯虎不知道是原來就有,還是現在人的創

  46. 新。

  47. 1.黎城縣的黃崖山,有個聖人泉。相傳,當年二郎擔山趕太陽,路經此地住了一宿,他看到這里一片干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靈塗炭,起了惻隱之心。第二天拂曉,他拿起半葫蘆神水,朝著山下的村民,發出雷霆般巨喊,「接水!」誰知此時正是黎明,村民都還沉浸在夢鄉里,那魯莽的二郎神見無人理睬,便烈性大發,將葫蘆踢倒,使神水滲進了黃崖山裡,鑽入地下。1941年夏天,左權將軍帶領戰士經過艱辛探求,終於將這股清澈的泉水挖了出來,左權將軍離開

  48. 這里不到半年,便犧牲在遼縣的十字嶺。為紀念左權將軍,當地老百姓就把這股泉水稱為聖人泉。 屯留 殷商時為余無戍,春秋時稱留吁,戰國時稱純留,西漢時置屯留、余吾二縣,東漢時又並余吾稱屯留縣,

  49. 以後歷代沿襲。

  50. 1.屯留西賈鄉的牛角川與嶷神嶺相鄰,相傳,過去每逢農歷七月十九日,嶺內有頭金牛總要吼叫,「沒有鑰匙,

  51. 沒有鑰匙」。這件事被一位南方的盜寶人聽到了。來到嶷神嶺尋找打開寶藏的鑰匙,在一個山村發現了一位名叫鑰匙的孤兒,於是在七月十九晚上帶著鑰匙來到嶷神嶺,當金牛吼叫時,他大聲說鑰匙到了,這時嶺中出現了一個山洞。洞里有頭金牛正在碾金豆子。他們急忙跑進洞中,抓住牛角往外拉牛,用力過猛,把一隻牛角拉了下來,這時洞口正在關閉,他們只能拿著牛角往外跑,當跑到今天牛角川一帶時,不小心牛角掉在地上鑽入地內,從北向南穿去,形成一條溝,後

  52. 來人們將二人歇息的那個村莊叫成牛角川。

  53. 平順 明嘉靖三年,為反抗明王朝賦役暴政,青羊里石埠頭人陳卿領導了五萬餘人的農民起義。明朝統治者

  54. 動用了數十萬,歷經五年,於嘉靖七年十一月才殘酷****了農民起義軍。為了加強對青羊里人的統治,明朝統治者於嘉靖八年,割潞城16里,壺關10里,黎城5里,共31里,在青羊里設置了平順縣,其意為「剿平逆寇,地方平順」

  55. 1.平順縣花園村南側,東西各有一座高山,兩座山從中間截斷,形成一大夾縫。兩座山頂拱夾著一個有千餘立方米的橢圓型巨石,刮大風時,石頭還能不停地搖晃。此石有形成於造山運動時之說,也有天外飛來之說。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拚命追殺劉秀。一日,劉秀被王莽緊追不舍,到了一塊開闊地里。一老農正在趕一頭牛犁地,劉秀求老農幫其藏身。老農急中生智,將劉秀藏於犁溝,讓老牛卧在其身上。王莽到來問劉秀去向,老農言說:「不知。」喜鵲嘴賤,向王莽示意「使槍扎,使槍扎(嘁喳喳)。」烏鴉飛過,嘴裡正銜一石頭,隨即把石頭放在花園村上兩山尖正中,喊道:「瞎話,瞎話(咯哇)。」騙走了王莽,劉秀得救。從此,劉秀藏身的犁溝之地叫「卧牛地」,烏鴉銜的巨石永世放在了花園村上的兩山尖中,人們取名「鴉銜石」。

  56. 2.平順青羊鎮的老馬嶺村,包含著馬趵泉、塌地馱、北界、後家界等自然庄,這些自然庄大都與王莽趕劉秀的傳說有關。據傳說,劉秀人馬逃至馬趵泉,人馬乾渴無奈,劉秀騎的那匹馬就地趵了幾蹄子,突然一股清泉湧出,人馬喝足水後繼續往西跑,就在這時,王莽的追兵已經趕了上來,劉秀想:這個山如果能塌斷,他們就不會趕上來了。正在遐想之中,突然山崩地裂,大山中間塌陷下數十丈深,王莽的兵馬過不去了,從此得名塌地馱;王莽的兵馬無法繼續追趕而退兵,劉秀藉此機會在老馬嶺上睡下休息,因此這個山頂叫成瞌睡腦;劉秀睡覺之前,他劃地為界,東北邊以後家莊為界,南邊以瞌睡腦南山腳為界,因此而得名北界和後家界;當劉秀睡下時,他的馬卧在他的身旁看守了他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當劉秀醒來時,馬已困餓而死,劉秀哭祭之後,將馬埋在山嶺上,並封此山為老馬嶺。 3.在平順石城鎮的東北部邊陲,有一個村莊叫馬塔,傳說王莽趕劉秀時,劉秀的馬跑到馬塔山上,又飢又渴,

  57. 止步不前,打一鞭踏兩步,一直把山坡上的石頭都踏下了很深的馬蹄印,直到現今山上仍有馬蹄印。可是後邊王莽的追兵追得緊,眼看就要趕上來了,劉秀只好下馬藏身。待王莽追兵過後,劉秀才安全走出來重新上馬趕路。為表示在此地得救的感激之情,他封這個救他生命的村子為「馬踏村」。後因在村中修築起一個八角十二層的磚塔,故將馬踏改為馬塔。

  58. 壺關 因古縣治之北有百穀山,之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地勢險要,以壺關口為關,因而得名「壺關」。

  59. 1.壺關的辛村有一條溝叫做龍尾溝,傳說大禹在此治水時,水淤不通,他騎著的一條黃龍用尾巴用力一甩,甩成了一條泄洪的水溝。為紀念此事,辛村還建起了大禹廟。

  60. 2. 壺關的晉庄有座明光寺,有一天,劉秀被王莽追至此地,筋疲力盡,再也跑不動了,忽然看見前面有座寺廟,但艱難地摸了進去,又飢又餓地昏睡了過去,睡夢中他是又有吃又有喝,霎時酒足飯飽身。一覺醒來,原來是個夢,但身上確實來了精神,抬頭一看,只見老佛爺正在笑咪咪地看著他,劉秀明白這是老佛爺在保佑他。於是他向佛爺拜道:"謝佛爺保佑,劉秀如有出頭之日,一定給老佛爺再塑金身。"說完,劉秀走出寺院,見天已快亮,東方出現一片明光,劉秀贊道:"好一座明光寺啊!"

  61. 劉秀登基後,果然整修了廟宇,給佛爺重塑了金身,並賜名"明光寺"。如今,寺廟雖已破敗,但這個傳說卻流傳

  62. 了下來。

  63. 3.二仙本是兩個聰慧美麗的少女,屯留人氏,生母早去世,繼母對她們十分苛刻,時常虐待,但她們仍至孝不二,感動天地,升入仙界。宋朝時,西夏入侵,宋出兵抵抗,大軍路過壺關樹掌境界,宋軍糧草不濟,正在危急之時,二仙扮做農婦送飯於軍中,只一個缽盂,竟供得千軍萬馬。因此,宋徽宗於政和元年(1111)敕封二仙沖惠、沖淑,廟額真澤,如今真澤宮還存有二通宋徽宗的親筆御碑。因為二仙真人的緣故,這個村子被叫做神郊,河被叫做神郊河。在樹掌鎮,與神郊有關的村名還有很多,如神北,位於神郊北而得名;神南,位於神郊之南;上河,位於神郊廟上方,緊靠神郊河;南郊,位於神郊廟之南。

  64. 4. 壺關還有兩個村子也和二仙真人有關,一個是福頭村,傳說,二仙真人得道之後,最早看中了小廟嶺的那個地方,但在搬遷途中得知小廟嶺已被土地爺佔去,便在此地大哭了一場,因此得名哭頭,後形成村落,哭字不利,遂改為福頭;另一個是回車村,二仙真人哭了一場之後,便決定搬回原來的住處,在此掉轉車頭,因此便名回車。 5.壺關橋上鄉有個楊家池村,地處太行大峽谷旅遊區,村南岸是懸崖峭壁,絕壁上有個天然洞穴,人稱女妖洞,北宋時期,楊六郎掛帥,前去邊關抵抗遼兵。路經壺關,在此地安營紮寨。楊六郎聽說對面山上有個女妖精,每天吃人肉,喝人血,不由的怒發沖冠,拔出寶劍領兵殺進女妖洞,那女妖見是楊元帥領兵殺來,嚇得一溜煙跑了。楊元帥把劍插進女妖洞的石縫里,以鎮妖氣,從此以後,那女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人們為了紀念楊六郎的鎮妖功績,就把楊元帥安營紮寨的地方叫做楊家池。在女妖洞的洞口上,還有一道深深的寶劍印。

  65. 沁源 因河發源於此而得名。

  66. 1. 沁源的靈空山,也是一處旅遊勝地。靈空山的中心地帶叫做五龍川。傳說五龍川原是蓋海龍王的五個兒子的居住地,五條小龍每日里在靈空山下的一個大水潭中戲水玩耍,因此叫做五龍池。龍母和它們住在一起,閑來無事,就到靈空山上找聖壽寺里的老和尚下棋,龍子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有礙仙規,多次勸母,龍母不聽,五條小龍便取五龍池中之水來淹其母,被龍母取手帕將水吸盡,五龍又將南北兩山向龍母和老和尚擠來,龍母取頭上金簪將兩山頂住,化作一

  67. 條石橋,這就是靈空山的一景:仙橋。

  68. 2.靈空山仙橋東北有十八盤,石盤小路,曲曲彎彎,盤盤是景,景景有異,據說那就是龍母為和老和尚下棋,每

  69. 日往來山道之間走出來的。

  70. 沁縣 郭村鎮有個池頭村,說得是天上的事。盛傳中華大地數千年之美麗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就發生

  71. 在這里,村頭那一汪池水,曾是天上織女洗浴的地方,村中有位柴姓牛郎,偷偷將織女的衣服藏了起來,織女找不見衣服,只好與牛郎拜堂成親,並生下一男一女,後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便將池頭劃地河,形成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

  72. 相望,只有等到每年的七月初七,由喜鵲搭橋,他們夫妻才能見上一面。

  73. 武鄉 故城鎮有個山交村,相傳在晉時,山交村裡有一個叫王質的樵夫上此山砍柴,遇見兩個童子下棋。王質放下斧子從旁觀陣,童子給了他一個棗核大的鮮果。吃了以後,頓覺精神大振。片刻,童子說:「看你的斧把爛了」。王一看果如其說,很覺驚奇。他帶著斧頭回到村中,已無人認識。告知姓名,村人都說數百年前彷彿有此人。王質得道成仙,後人在此山建王仙翁廟。從此此山被世人稱作爛柯山,一直沿用至今。

  74. 有點多 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⑥ 我想知道長治潞城教導大隊的詳細地址

共產黨方面於本日發表兩個重要文件,其一題名為「國共兩黨抗戰成績的比較」,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其二題名為「共產黨抗擊的全部偽軍概況」。蔣介石先生在其所著「中國之命運」一書中曾說:「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今觀此二項材料,究竟真如蔣先生所說呢?還是相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凡屬國人,必須明辯之矣。

茲將兩個文件分列於次:國共兩黨抗戰成績的比較共產黨抗擊了全部侵華敵軍共

三十六個師團六十萬人的58%(三十五萬人),國民黨僅僅抗擊42%(二十五萬人)。共產黨又抗擊了全部偽軍六十二萬人的90%以上(五十六萬人),國民黨僅僅牽制偽軍不足10%。

其詳情如次:

第一,日寇侵華全部兵力,就1943年6月分材料,共計二 十七個半師團,十五個獨立旅團,兩個獨立騎兵旅團。如以兩個旅團摺合一個師團計算,共為三十六個師團兵力。其中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即八路軍、新四軍所抗擊者為二十一個師團,占總兵力58%。國民黨軍隊所抗擊者為十五個師團,占總兵力42%。此種比例,僅就分布狀況計算:如按作戰實情計算,則共產黨軍隊所抗擊者較上述數目還多些。至於海南島、廣九路區域共產黨游擊部隊所抗擊的敵軍,尚未計算在內。

第二,華北敵軍十一個師團,十個獨立旅團,兩個騎兵旅團,合計為十七個師團。共產黨軍隊(八路軍)抗擊了83%,國民黨軍隊僅僅抗擊17%。計:第二十六師團(師團長柴山),分布於大同、歸綏、朔縣、集寧地區。第二十七師團(原田雄吉),分布於天津秦皇島段北寧路沿線。第三十六師團(冷本),分布於晉東南沁縣、晉城、潞城地區。第四十一師團(清水規炬),分布於天津、滄縣、獻縣地區(主力近有南調訊)。第五十九師團(柳川),分布於山東泰安、淄川、惠民、邱縣、壽張地區。第一百一師團(林村),河北定縣邢台段平漢沿線、及德石路西段。獨立第一旅團(小松),河北河南交界之沙河、淇縣、大名、林縣地區。獨立第二旅團(中田),察哈爾萬全、陽原、蔚縣地區。獨立第三旅團(毛利末廣),山西沂縣、五台、繁峙、寧武地區。獨立第四旅團(津田酒),山西榆次、盂縣、遼縣地區。獨立第六旅團(奧村),北平附近。獨立第七獨團(正井義人),山東河北交界之德州、慶雲、蒲台、章邱地區。獨立第八旅團(喜田),河北石家莊、邢台、廣宗、寧晉地區。獨立第九旅團(池上賢吉),冀中衡水、武強、饒陽、晉縣地區。獨立第十五旅團(田中信南),河北定興、定縣、平漢路兩側。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以上共六個師團,九個獨立旅團,全部為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八路軍)所抗擊。

以下五個師團,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兩個騎兵旅團,為共產黨軍隊(八路軍)與

國民黨軍隊共同抗擊之敵軍:計:第十七師團(酒井康),江蘇碭山,淮安、贛榆地區,共產黨抗擊70%,國民黨抗擊30%。第三十二師團(石井衣雄)山東濟寧、滕縣、臨沂、莒縣地區,共產黨抗擊80%,國民黨抗擊20%。第三十五師團(板西,又謂是柏任),開封、新鄉、滑縣地區,共產黨與國民黨各抗擊50%。第三十七師團(長野義佩),晉南三角地帶,共產黨抗擊30%,國民黨抗擊70%。第六十九師團(井上真衛),山西臨汾、離石、清源、沁源地區,共產黨抗擊70%,國民黨抗擊30%。獨立第五旅團(內田銀之助),膠東半島,共產黨抗擊70%,國民黨抗擊30%。獨立騎兵第一旅團(榜相),歸綏、包頭、固陽地區,共產黨抗擊20%,國民黨抗擊80%。獨立騎兵第四旅團(左久塢為人),河南山東交界之永城、太康、民權、城武地區,共產黨抗擊40%,國民黨抗擊60%。

第三,華中敵軍十三個師團,三個獨立旅團,合計十四個半師團。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抗擊47%,國民黨軍隊抗擊53%。計:第六師團(神田正鍾),武漢、黃岡、黃陂地區。第十五師團(酒井直次,有被擊斃訊),南京、鎮江、高淳、巢縣地區。

第五十八師團(下野一霍),鄂中漢川、雲夢、潛江地區。第六十 師團(小林元),上海鎮江段京滬路沿線。獨立第十二旅團(允影),蘇中阜寧、寶應、江都、海門地區。以上四個師團,一個旅團,全部為共產黨(新四軍)所抗擊。

第十三師團(內山英太郎),宜昌、沙市、當陽地區。第三十 四師團(大賀茂)南昌、德安、安義地區。第七十師團(內田孝行),浙江津華、桐廬、嵊縣地區。以上三個師團,全部為國民黨軍隊所抗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以下六個師團、兩個獨立旅團,為共產黨(新四軍)及國民黨所共同抗擊。計:第三師團(山本三男),豫南信陽、湖北孝感、隨縣、禮山地區,共產黨及國民黨各抗擊50%。第二十二 師團(太城三治),滬杭甬鐵路沿線,共產黨抗擊20%,國民黨抗擊80%。第三十九師團(澄田睞四郎)鄂西鍾祥、荊門、江陵地區,共產黨抗擊20%,國民黨抗擊80%。第四師團(青木敬一),湘北嶽陽、鄂南通城、大冶、咸寧地區,共產黨抗擊30%,國民黨抗擊70%。第六十八師團(中山淳),南潯路北段及九江、蘄春沿江,共產黨抗擊30%,國民黨抗擊70%。第一百一十六師團(武內俊二郎),湖口、蕪湖沿江,共產黨抗擊40%,國民黨抗擊60%。

獨立第十三旅團(早淵),安徽合肥、蚌埠、滁縣地區,共產黨抗擊60%,國民黨抗擊40%。獨立第十七旅團(高品彪),湖北沔陽、監利、華容、石首地區,共產黨抗擊30%,國民黨抗擊70%。

第四,華南敵軍三個半師團,兩個獨立旅團,合計四個半師團。計:第十八師團(牟田口廉地)之一旅團及第五十六師團(渡邊正夫),滇西騰沖地區。第五十七師團(中野莫光),廣九 路沿線。第一百零四師團(菰田彥一),廣州、從化、三水地區。

獨立第十九旅團(松井貫一),粵東潮汕地區。雷州獨立旅團,雷州半島。以上大體為國民黨軍隊所抗擊,但廣九路及海南島地區,中共領導之游擊隊亦抗擊了敵軍一部分。

第五,目前日寇在華軍隊,均不足編制定額。各師旅團之間,亦均參差不齊。約計敵目前在華兵力三十六個師團,只有六十萬人左右,國民黨三百餘萬依靠外援並借全國財富所供給之軍隊,抗擊日軍不過二十五萬人。共產黨軍隊(八路軍新四軍)只有五十萬人,憑借甚劣之裝備(政府不予補給)與各個財富甚差之抗日民主根據地,反而抗擊了日軍三十五萬人。此外,尚有偽軍六十二萬人,其中大部分是國民黨軍隊叛國降敵偽化的,一般地國民黨是不打這些偽軍的,幾乎全部(90%以上)都為共產黨所抗擊。

中華民族之興亡,究竟系於共產黨,還是系於國民黨?就和各同盟國配合作戰上說,究竟是共產黨起了大的配合作用,還是國民黨起了大的配合作用,三歲小孩也是明白的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中國共產黨抗擊的全部偽軍概況

全國偽軍六十二萬餘人,大部為國民黨軍隊所偽化,其中90%(五十六萬人)以上為共產黨所抗擊,國民黨對之一槍不打。僅在廣東方面有約六萬偽軍任其自生自長,除共產黨打了一部分外,勉強算作被國民黨所牽制。茲將偽軍情況概述如次:全國偽軍除偽正規軍外,尚有各省縣的偽地方武裝,全國偽正規軍三十二萬七千四百人,偽地方武裝二十九萬九千八 百人,共計六十二萬七千二百人。計華北偽正規軍二十萬零九千四百人,偽地方武裝十七萬八千人,華中偽正規軍九萬四千八百人,偽地方武裝八萬五千人。華南偽正規軍二萬三千二百人,偽地方武裝三萬六千八百人。除華南偽軍外,華北華中敵後全部偽軍皆在敵寇之驅策下不斷的配合敵寇對共產黨「掃盪」

與清鄉。數年來,偽軍參加正面戰場向國民黨軍隊作戰者,只有一次,即1943年夏季湘北鄂南之戰,有偽武漢行營直屬之一個師團(第二十九師)參加。華北華中偽軍對正面戰場一 貫是和國民黨軍隊和平相處,對共產黨軍隊則配合敵寇積極進攻。因此,華北華中全部偽軍共五十六萬七千二百人為我八 路軍、新四軍所抗擊,佔全部偽軍(包括華南)90%強。而國民黨方面所牽制(不是抗擊)者,僅華南偽軍六萬人,不過佔全部偽軍10%弱而已。何況華南偽軍中,亦有一部分為共產黨之游擊隊所抗擊,並非全部被國民黨牽制。

甲華北方面

一、華北偽治安軍總司令齊燮元。總部設北平,轄十二個集團軍,總兵力約六萬人。各集團軍之主官及其分布是:第一 集團軍李潤泉,第二集團軍李瑛,第三集團軍盧鳳策,第五集團軍劉化南,第七集團軍馬文起,第九集團軍王斌,第一百零一集團軍錢富安。以上七個集團,均位於冀東之遷安、遵化、豐潤、灤縣地區。第四集團軍陳志平,位於魯西之東平、東阿、長清地區。第六集團軍齊榮,位於保定地區。第八集團軍徐貫一,位於膠東平度地區。第一百零二集團軍高德林,位於冀南豫北之安陽、邯鄲、武安地區。教導集團軍田申,隨總部住於北平。

該部為華北偽軍中戰鬥力較強者,其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偽第二方面軍總司令孫良誠。孫逆原為國民黨第三十 九集團軍之副總司令,於1942年5月,在魯西之定陶、荷澤地區率部投敵。現總司令部設開封,轄兩個軍、一個獨立師,總兵力約三萬人。所屬之第四軍趙雲祥,第五軍王清翰,獨立第三十八師孫玉田,均位於濮陽、東明、考誠地區。該部投敵後,積極配合敵寇,向共產黨進攻,其戰鬥力亦為華北偽軍中之較強者,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三、偽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吳化文。吳逆原為國民黨新編第四師師長。1943年春季在魯中新泰、萊蕪地區率部投敵。現轄三個師,總兵力一萬二千人,全部仍在原地區活動。

四、偽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勛、副總司令孫殿英。

該部原為國民黨之第二十四集團軍,於1943年5月在豫北陵川地區率部投敵。

投敵後,番號與官職一概仍舊。現轄偽第四 十軍、偽第二十七軍、偽新五軍等三個軍,總兵力二萬五千人。

總部設於湯陰。所屬各部,分布於滑縣、淇縣、林縣地區。編制裝備與國民黨軍隊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五、偽暫第十五軍軍長榮子恆。榮逆原為國民黨第一百一 十二師副師長,於1943年春季在魯南費縣地區率部投敵。現兵力四千,位於魯南臨沂、郯城地區。

六、偽興亞同盟軍總司令王勝武,轄六個師,兵力四千三 百人。該部為騎步兵混合,位於綏遠固陽地區。

七、偽蒙古軍總司令李守信。李逆原為國民黨騎九旅之團長,於1933年率部投敵。現轄五個師,全為騎兵部隊,總兵力三千人。位於綏遠百靈廟地區。

八、偽東亞同盟救國軍總司令白風翔(後被敵殺害)。白逆原為國民黨之師長,於1940年在綏西率部投敵。該偽軍現轄第三、四、五、六等四個騎兵師,三、四、五三個師均系傅作義之投敵部隊改編的,總兵力二千人。位於綏遠之固陽、百靈廟地區。

九、偽山西剿共軍總司令×××(待查)。下轄第一師趙瑞,第二師楊誠。趙瑞原系國民黨騎一軍的師長,抗戰後率部投敵。楊誠原系國民黨騎一軍的團長,抗

戰後率部投敵。現第一師位於武鄉,第二師位於崞縣,軍部位於太原。總兵力五千一百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十、偽東亞皇協軍總司令蔡雄飛。蔡逆原為國民黨第十九 軍的副師長,於1938年率部投敵。現轄兩個縱隊,活動於山西屬離石、中陽、太原地區。總兵力三千人。

十一、偽綏靖警備隊司令丁其昌。下轄三個集團軍,總兵力三千人。活動於歸綏,固陽地區。

十二、偽綏蒙聯軍總司令王英,下轄三個騎兵師。第一、第二兩師,全為國民黨第八戰區投敵之部隊組成。總兵力四千五 百人,活動於包頭地區。

十三、偽剿共第一路軍總司令李英,下轄三個師,活動於豫北之武安,內黃地區,總兵力三千五百人。

十四、偽滿軍(主官待查)。於1943年夏季由偽滿開冀東。

已開到二個旅,兵力八千人。現位於遵化、遷安地區。戰鬥力比華北其他偽軍較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十五、河北、山東、山西各省之偽小股正規雜牌軍尚多,如山東偽第八師齊子修(齊逆原為國民黨山東保安第五師長,於1943年夏季率部投敵),偽第三十

一師文大可,偽第十一師張東雲,偽皇協第一師張步雲(張逆原為國民黨暫編第二師長,於1943年7月在山東諸誠率部投敵),防共軍齊劍英(齊逆原為山東保安第五師之旅長,抗戰後率部投敵),皇協第五路楊×善,魯北剿共軍劉忱,魯南剿共軍馮壽彭,和平救國軍第二 十八師吳連傑,魯西反共總指揮本得觀。山西有偽皇協第五路軍×××(待查),和平建國軍楊木繁,晉南建國軍靳福忠。河北有偽綏靖自治軍李保森,聯防救國軍張英異。綏西防共第一 師郝根五(郝逆原為傅作義部之特務營長,抗戰後率部投敵)。

以上各雜牌軍,直屬各省敵偽長官指揮,總兵力四萬二千人。

十六、華北偽地方軍(包括保安團、自衛隊、警備隊等),計河北三萬人,察綏一萬八千人,山西三萬人,山東十萬人,總計十七萬八千人。

乙華中方面

華中偽正規軍統歸偽南京軍委會直轄。偽地方團隊則由各省管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一、偽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任援道。轄兩個軍。第一軍徐朴誠,第二軍任援道兼。部隊分布於南京、杭州、天長、合肥、揚州等地,各駐一個師。總部設南京。兵力共一萬五千人。編制裝備略同國民黨。

二、蘇北綏靖公署主任,汪逆精衛兼。轄兩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長江。李逆原為蘇魯戰區游擊縱隊副總指揮,於1941年2月率部投敵,該集團軍轄五個師,另一個獨立旅。分布江蘇之泰州、江都、靖江地區。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原為楊仲華(楊逆原為蘇魯戰區游擊第六縱隊司令,於1941年3月率部投敵),1942年10月被扣,番號被取消。所轄四個師另一個獨立旅直屬偽綏署指揮。部隊分布於江蘇之東台、鹽城、如皋、南通一帶。另有偽綏靖公署直屬部隊三個師,另一個獨立團,分布於江蘇之泰興、興化、高郵、寶應、鹽城地區。總計偽蘇北綏靖公署共轄十二個師,二個獨立旅,一個獨立團,兵力三萬四千人。編制裝備,與偽第一方面軍同。

三、偽武漢行營主任楊揆一,轄鄂南綏靖公署三個師,直屬三個師,另一個維

新軍。全部兵力六個師另一個維新軍(相當於一個師),共一萬人。部隊分布於湖北之隨縣、應城、信陽、雲夢、咸寧地區。

四、鄂中偽清鄉軍司令潘尚武。潘逆原為國民黨第一百二十八師之旅長,於1943年2月先王勁哉率部投敵。現轄偽保安第三師,活動於鄂南之天門、漢川

地區,兵力三千。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五、偽蘇皖邊區綏靖軍。總司令胡毓坤。下轄第十四、十 五、十六、十七、

十八、三十六等六個師,總兵力一萬五千人。部隊分布皖北之宿縣、亳州、蘇北之沭陽、灌雲及豫東之太康、商邱等地。

六、偽和平反共興亞建國第三軍。軍長徐繼泰。徐逆原為江蘇省游擊第五縱隊司令,於1942年夏季率部投敵。現駐蘇北灌雲地區,兵力三千八百人。

七、偽第二軍軍長劉培善。轄第十及第十三師。第十師長謝文達,二千人,擔任浙東杭甬鐵路沿線守備。第十三師丁雪山部,已反正。

八、偽護國救民獨立師師長劉子清。劉逆原為第五戰區一 百七十三師五百一十八團團長,1941年8月率部投敵。部隊駐皖中無為地區,兵力二千人。

九、偽南京警衛軍軍長劉夷。下轄一個警衛師,一個獨立旅,一個教導大隊,兵力一萬人。裝備戰鬥力為偽中央軍之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十、1943年春季率部投敵之王勁哉(原國民黨第一百二十八師長),及第六戰區挺進軍司令金亦吾等,因尚未查明投敵後之番號,故未列入。

十一、華中偽地方軍。計偽江蘇省四萬五千人,偽湖北省七千人,偽安徽省一萬一千人,偽浙江省一萬人,偽河南省一 萬二千人,總計各省偽地方武裝八萬五千人。

丙華南方面(包括海南島)

一、偽閩粵綏靖軍總司令黃大偉。部隊分布於潮安、汕頭。兵力六千人。

二、偽廣州綏靖主任陳耀祖,下轄第二十師(方頤為)、第三十師(許廷傑)、第四十三師(彭齊華)、第四十四師(高漢泉)、第四十五師(朱全)等部,總兵力一萬七千二百人,分布於廣州、南海一帶。

三、華南偽地方軍三萬六千八百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以上華北華中偽軍共五十六萬餘人,全部為共產黨所抗擊,國民黨一槍不打。只

有華南偽軍六萬人,勉強算作被國民黨所牽制,但共產黨亦抗擊了一部分。

由此可知,蔣介石先生說「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三十六個師團共六十萬敵軍中,國民黨僅僅抗擊十五個師團,計二十五萬人(42%),共產黨則抗擊了二十一 個師團,計二十五萬人(58%)。至於那六十二萬偽軍,幾乎全部都為共產黨所抗擊,很明顯的,不是「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假如沒有共產黨抗擊如此大數目的敵偽軍,不但中國亡了,就連國民黨也早已亡了,這難道還不明白嗎?

⑦ 關於劉伯承的事

劉伯承出身行伍,戎馬一生。他帶兵打仗不但有勇,更善用謀。在川軍之中他就有了名將之美稱。加入革命隊伍之後,他善於學習,勤於動腦,使他的指揮藝術逐步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紅軍長征的路上,智取遵義城、巧過大涼山、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等一系列戰爭奇跡都是劉伯承指揮先遣隊創下的。
在抗日戰爭中,劉伯承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深入山西抗日前線,他利用日寇的輕敵麻痹派出一個營夜襲陽明堡機場,取得炸毀敵機數十架的戰績。為了有效地消滅日軍,他利用圍城打援之術,在神頭嶺巧設伏兵,打潞城誘敵出援,一舉殲敵千餘名,這在抗戰初期算得上是輝煌的戰果。他利用兵家之忌,在山西七亘村邊疆兩次設伏,使日軍白白多送上百餘條性命。在抗日戰爭中敵我力量對比相去甚遠,我軍採用的多為游擊戰術。劉伯承把游擊戰的指揮藝術發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說:「游擊戰爭的『游』就是機動,『擊』就是殲滅敵人;『游』以掩護自己的弱點,尋找敵人的弱點,『擊』以發揚自己的特長,撇開敵人的特長」。他為游擊戰總結出一系列簡練有效的戰術方法,諸如「攻擊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猛虎掏心」,「釜底抽薪」;「狼的戰術」、「麻雀戰術」、「黃蜂戰術」;還有「拖刀計」、「殺回馬槍計」、「吸打援敵計」等等。
在解放戰爭中,劉伯承的指揮藝術達到了臻於完美的地步。他一戰上黨,殲敵十三個師三萬餘人,給了到解放區搶地盤的國民黨軍隊當頭一棒;再戰邯鄲,殲滅敵人兩個軍,有力地支持了毛澤東的重慶談判。隨後他奉中央指示,揮師向東橫掃,然後下定陶、打巨野、戰滑縣,直殺得國民黨軍隊摸不著頭腦,連續五戰五捷,殲敵十個半旅,計七萬餘人。

⑧ 國軍川籍將領介紹

王銘章將軍,字之鍾,四川新都泰興場人,一八九三年七五四日生。父王文煥,經營小商業為生,家境清貧。雙親早年相繼病逝,遺玉銘章兄妹三人,生活窘迫。玉銘章由叔祖父王心田資助,就學於新都縣高等小學,一九O九年畢業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第五期。辛亥秋,四川保路運動興起,王銘章激於義憤,參加了保路同志軍的反清作戰。一九一二年,王與陸小第四、五兩期同學百餘人反對四川政府改組陸軍小學堂,憤然離故赴南京。二次革命時,王銘章與同學參加了上海討袁軍總司令陳英士指揮的進攻江南製造局的戰斗。後返川,入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一九一四年畢業,分發川軍第二師劉存厚部任排長。
一九三七年底,日軍佔領南京以後,為了溝通南北戰場,遂沿津浦路南北對攻,企圖攻取徐州,徐州會戰開始。在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軍進攻勢頭被阻,兩軍形成隔淮河對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段因韓復榘在日軍進攻面前不戰而退,濟南、泰安、曲阜等地棄守;形勢萬分危急。第二十二集團軍奉令急赴魯南,增援北線作戰。
一九三八年一月上旬,二十二集團軍抵達臨城(今薛城),以四十五軍為第一線部隊,四十一軍為第二線部隊,均部署於滕縣以北。一二二師為集團軍預備隊,准備扼守滕縣。三月上旬,日軍在鄒縣、兗州大量增兵,並以小部隊及飛機向四十五軍陣地反復進行偵察,准備發動大規模攻勢。十日,孫震為加強守備,
重新調整部署,將預備隊一二二師師部調進滕縣城內,任命王銘章為第四十一軍前方總指揮,統一指揮一二二、一二四師。王銘章令三六四旅張宣武團進駐滕縣以北的北沙河,部署第二道防線;三六六旅王文振團進駐滕縣東北的平邑,城前,以掩護第四十五軍陣地的右側背,並防備臨沂方向之日軍第五師團的側擊。
三月十四日,日軍第十師團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向滕縣外圍四十五軍第一線陣地展開全線攻擊。經一日激戰,界河一線的守軍正面陣地屹然未動。十五日晨,日軍繼續猛攻界河四十五軍陣地未能得逞。同日,另一股日軍約三千人由濟寧東南的石牆出動,向東防深井的一二四師三七零〇旅進攻,該旅傷亡慘重。王銘章為防止敵人由深井向滕縣左後方迂迴包圍,急調在滕縣擔任城防的一二四師三七二旅馳援三七〇旅,經激烈戰斗,終於穩定了防線。十五日午,王銘章為防敵人乘隙滲入滕縣左側,命令在北沙河的七二七團抽出一營兵力,到滕縣西北的洪町、高廟布防。
十五日下午,日軍以界河正面守軍陣地仍未被突破,遂遣兵力萬余,由龍山以東向滕縣方向右翼迂迴,下午五時許,其先頭部隊已分別進至膝縣東北十餘里的馮河、龍陽店一帶。日軍的企圖是撇開正面陣地,直接攻擊滕縣縣城,迫我正面陣地不戰自棄。此時,滕縣城關僅有一二二、一二四、一二七三個師部和三六四旅旅部,每個師部只有一個警衛連、一個通信連和一個衛生隊,還有滕縣縣長周同率領的警察和保安隊四、五百人,滕縣形勢十分危急。四十一軍、四十五軍的大部兵力均膠著於第一線,只有在平邑方向的一二二師三六六旅王文振團尚未與敵接觸。王銘章急令該團火速回援,但該團遠在百里之外,緩不濟急,且難保途中不被敵阻攔。王銘章向集團軍總部請求援兵,而二十二集團軍總部掌握的唯—一支機動部隊是四十一軍直屬特務營,孫震只留一個手槍連擔任總部的警衛,令營長劉止戎率三個步兵連星夜乘火車開赴滕縣。王銘章再命三六四旅張宣武團長從北沙河陣地抽出一個營,跑步回救。截止十五日夜,滕縣城關的戰斗部隊,共為一個團部,三個營部,十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連,另有師、旅部的四個警衛連,還有臨時來城領運彈葯的一二四師一個步兵連。加上警察和保安隊,合計三千人;但真正的戰斗部隊不滿二千人。王銘章命從平邑趕到的三六六旅一個營扼守縣城東關,三六旅一個營擔負東西兩面城防,軍特務營擔負南北兩面城防。
自率師部在西關指揮。當夜,部隊急築工事,搬運彈葯。
對於敵強己弱的形勢,王銘章心中十分清楚,但他抱定以死報國之心,他曾說過。「以川軍薄弱的兵力和破敗的武器,擔當了津浦線上保衛徐州的第一線的重大任務,力量已不夠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身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只有犧牲一切以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更不足以贖川軍二十年內戰之罪愆了!」
十六日黎明,日軍繼續向界河一帶四十五軍陣地猛攻;迂迴至馮河、龍陽店一帶之日軍開始向守備滕縣東關的警戒部隊進攻。八時許,敵集中炮兵火力向滕縣東關、城內和西關火車站射擊。同時,敵飛機十餘架飛臨滕縣轟炸、掃射。駐在西關的玉銘章在敵開始轟炸後,通過電話詢問情況,隨後跑步進城,與同僚、部屬協商判斷東郊之敵即將大舉進攻,大戰迫在眉睫,作戰應變方案有兩個,一是死守孤城;二是出城機動作戰。會後,王銘章立即向集團軍總司令孫震報告,孫震答復說:「委員長來電話要我們死守滕縣,等待湯恩伯集團前來解圍,湯部的先頭部隊昨日已到臨城,其後續部隊亦正陸續趕到。我當催促王廉仲軍趕緊北上,你應確保滕縣以待援軍。你的指揮部應立即移到城內,以便親自指揮守城,如兵力不夠,可把城外所有的四十一軍部隊調回一城內,固守待援!」王銘章下定了決心,昭告全城官兵, 「決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他還命令將南北城門堵死,東西城門暫留交通道路,也隨時准備封閉。師部和直屬部隊也由西關移進城內.
日軍自八時開始,持續炮擊了兩個小時,十時許停止射擊,沉寂了約三十分鍾,突然集中炮火猛轟東關南半部寨牆的突出部炸開了十餘米寬的一個缺口。敵集中數十挺機槍對准缺口掃射,一掩護步兵進攻。守軍官兵毫不畏懼,沉著應戰,隱蔽在缺口兩側,當敵兵約五、六十人剛下到寨壕將要向缺口沖鋒時,向敵猛投手榴彈,將敵大部殲滅。就這樣,擔負缺口段守備的一連,接連打退敵軍三次沖鋒,而自己也傷亡近百,由預備隊替換下來。。當午二時,日軍再向東關東北角猛攻;五時,又猛攻東關門,均被守城部隊擊退。日軍遺屍累累,守軍亦傷亡慘重。當晚,戰斗停止。
滕縣正面四十五軍部隊經三天浴血奮戰,傷亡過半。十六日午,正面陣地被敵突破。四十五軍從滕縣兩側撤退。當晚,四十一軍一二四師和一二二師七二七團奉命陸續進入滕縣。三六六旅中途遇故,繞道到達臨城。王銘章根據兵力變化情況,重新調整部署。同時,命令各部抓緊補充彈葯,構築工事;在城牆下隱蔽的部隊,每班扎一架雲梯,隨時准備登城反擊。
援軍湯恩伯部王仲廉軍十五、十六日陸續到達臨城,先頭部隊一個團剛下火車,孫震以滕縣情況緊急,令其前往增援。該團在南沙河遭圍攻滕縣日軍一部攻擊,不支潰退,其它各部僅在南沙河警戒,其軍部到達後,得知滕縣正受強大敵軍圍攻,便借口機動作戰,將部隊迂迴向滕縣東北峰山以東地區開去。於是南沙河之敵向前推進,二十二集團軍總部不能抵抗,遂後撤至運河南岸利國驛,從此與滕縣守軍失去聯絡,滕縣完全陷入日軍四麵包圍之中。
日軍在滕縣碰上硬釘子,出乎意料,遂於當夜,調集精銳部隊,配屬數十輛裝甲戰車和大量炮兵,十七日六時許,敵集中炮兵火力,猛烈射擊滕縣城區,敵機二十餘架瘋狂投彈掃射,整個滕縣城硝煙彌漫,房倒屋塌,頓成一片火海。兩個多小時的轟炸之後,敵開始向東關進攻,以十餘輛坦克為先導,掩護步兵從東寨牆的缺口沖鋒。東關守軍冒著敵人炮火,在近距離與敵展開殊死搏鬥,傷亡慘重。另一部日軍向被轟塌的東南角城牆進攻,守軍一個連,用集束手榴彈炸毀敵戰車兩輛,在敵密集火力射擊下,該連傷亡殆盡。敵步兵四十餘人沖上城角,守軍另遣一個連向突人之敵反擊,經激烈肉搏,全殲突入之敵,該連官兵僅剩十四人。此時,王銘章急電孫震:「敵以炮火猛轟我城內及東南角城牆,東關附近又被沖毀數段,敵兵登城,經我反擊,斃敵無數,已將其擊退,若友軍深夜無消息,則孤城危矣。」
午二時,日軍以重炮猛轟南城牆下街道,同時,敵機二十餘架轟炸南關。隨後,敖步兵在坦克掩護下進攻南城。守軍英勇戰斗,傷亡殆盡,敵軍攻佔南城牆。此時東面日軍集中兵力猛攻東關,散步兵在坦克掩護下突入東關。王銘章見援軍無望,再給孫震一電,表示:「決心死拼,以報國家。」
王銘章在敵軍攻佔南城牆和東關後,親臨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揮作戰。此時,佔領南城牆之敵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從西南城角向西城牆逼進,敵炮兵集中火力射擊西門城樓。西門、火車站,守軍失去城牆等工事掩護,暴露在敵火力之下,傷亡極大,仍堅持抵抗。下午五時,敵佔領西城牆和西門,王銘章命令城內各部與敵巷戰,西關守軍死戰待援,自己登上西北城牆,親自指揮警衛連一個排進攻西門城樓。因敵火力猛烈,城牆上毫無掩蔽,該排全部陣亡。此時,王銘章決心縋城到西關指揮守軍繼續戰斗,行至西關電燈廠附近,遭西門城樓敵密集火力射擊,王銘章見事已不可為,遂拔槍自戕,壯烈殉國。同時殉難的還有參謀長趙渭濱及一二四師參謀長鄒紹孟等人。王銘章將軍犧牲後,守城官兵仍繼續與日軍搏鬥,除少數突圍外,其餘皆灑盡了最後一滴血。
滕縣之戰,王銘章將軍指揮第四十一軍,挫敵凶鋒,阻敵銳進,為徐州一帶中國軍隊的集結贏得了時間,也使日軍第十師團受到較大損失,為爾後的台兒庄大捷,創造了有利條件。徐州會戰的指揮官、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高度評價說:「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庄大捷?台兒庄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李家鈺:(公元1892~1944年),字其相,四川蒲江大興場白蠟溝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父親李如松,有水田兩畝,帶打藍靛為業,娶妻妾兩人。李家鈺為父妾熊氏所生,他幼年在本場李香山、黃輝五處讀私塾,十三歲考入蒲江高等小學堂。為改換門庭,他決心投筆從戎,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並在該校第四期肆業。
1913年「二次革命」,李家鈺去南京參加了柏文蔚將校團討袁(世凱),反對帝制;赴上海參加攻打製造局之役中,作戰奮勇嶄露頭角。1915年,李家鈺在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後,在川軍充任見習軍官,繼在川軍第三師師長鄧錫候部下任團長、旅長。1924年,擔任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
1925年,楊森發動「統一之戰」,李家鈺參與劉湘等倒楊。他先後攻下榮昌、內江、仁壽等縣,並進占成都煙酒總局和造幣廠,製造不合格之半圓銀幣及當二百之銅鋪幣強行流通,從中搜括民財。同年,在四川軍閥爭奪防區中,李家鈺佔有遂寧、安岳、樂至、潼南等縣。李家鈺在其防區內自委官吏,攤派捐稅,估提鹽價。製造槍彈,培訓官佐,擁兵自重,稱「遂寧王」。1927年,原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賴心輝被劉文輝等人合謀扣留,被迫通電下野,便由李家鈺充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職,時年三十五歲。
1932~1933年,因劉湘、劉文輝互相傾軋,矛盾激化而發生的「二劉之戰」,李家鈺率部下一萬餘人進攻劉文輝防區。在劉文輝的千里岷江防線被突破後,李家鈺部乘勢追進,將劉文輝部師長陳光藻、旅長石肇武俘獲。石肇武系土匪出身,被劉文輝招安後收為干兒子,駐防成都時姦淫估霸,無惡不作。李家鈺將石肇武處死,首級運到成都,在少城公園示眾三天,人心稱快。
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10月,劉湘任命李家鈺為四川剿匪第三路總指揮,李家鈺夥同羅澤洲部組成三萬多人的兵力進攻川陝蘇區。1934年1月,李家鈺、羅澤洲部進抵儀隴,先後在城郊五里墩、鼎山一帶,遭紅九軍二十七師重創,被子殲八百餘人。同年7月,李家鈺協同楊森、潘文華部在飛機掩護下,輪番進攻通江縣北紅軍陣地,被紅軍全殲其一個營,李家鈺部渡梁永河潰逃。13日,紅三十軍在巴中以東的右埡口大破李家鈺軍,殲其四個團後收復巴中,把圍剿的川軍逐出了蘇區。
1934年底,李家鈺督飭所部兩團及工兵兩連人力,修成蒲江至新津全長四十五公里的簡易公路,即現今蒲江至成都公路蒲新段原路基。同時,李家鈺還委派邛、蒲公路局長錢文軒,鳩工修築蒲、邛公路,完成蒲江北門至西崍板橋鋪路基二十餘公里。
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徵到達茂縣土門。李家鈺奉令轉移灌縣堵截。所部在進至汶川、威州道上的板橋溝,被紅九軍突破防線,李家鈺部營長耿伯萍跳泯江淹死,全營覆滅。旋紅九軍又在理番嶺崗山奇襲並重創李家鈺部第二混成旅第四團,團長龔彬戰敗隻身脫逃。戰後,李家鈺受蔣中正嚴斥,李家鈺為泄怒將龔彬槍決。10月,蔣中正縮編川軍,任李為陸軍整編一○四師師長兼四川第一綏靖區司令官,令其遠戍西昌。11月13日,紅軍進逼名山、雅安,李家鈺受命率四個旅兵力至百丈一線同紅軍接火,李家鈺部又傷亡、被俘八百餘人。1936年2月,紅軍勝利完成反堵截、追尾任務,揮師北上。川軍各部追堵失敗,李家鈺只得率部就防西昌。事後川軍再次整編,李家鈺任四十七軍軍長。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寇大舉入侵,國勢垂危。李家鈺出自民族義憤,通電請纓殺敵。蔣中正迫於全國民革命軍民抗日聲勢,同時達到他排斥、削弱異己的目的,於同年8月密令李家鈺等部川軍出川抗戰。李家鈺接電令於9月初率四十七軍一○四、一七八兩師約一萬八千人從西昌出發,部隊單衣草鞋,行程一千五百餘公里,12月始抵達晉東南抗日前線,布防於太行山區之長治、長子、黎城、潞城一帶。李家鈺在抗日前線,深受全民團結救亡高潮和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和鼓舞,對過去積極從事內戰的罪愆有所悔悟,幡然致力於國共合作,殺敵致果。李家鈺部駐防長治,與八路軍炮兵部隊聯防守城,雙方關系融洽。八路軍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因公經長治,李家鈺曾敦請他向四十七軍營以上軍官講授抗日游擊戰術。李家鈺並先後派遣幾位營長,到八路軍總部抗日游擊戰術訓練班學習。
1938年春,李家鈺在國共合組的「第二戰區東路軍」總、副指揮朱德、彭德懷統一指揮下,率部在東陽關、長治一帶同裝備精良的日寇入侵部隊一○八師團一○四旅團下原熊彌部(一萬多人兵力)激戰兩役。長治保衛戰中,李家鈺軍一○四師三一二旅六二四團據城死守兩晝夜,在日寇飛機、大炮輪番轟擊下,北門陷落,官兵奮勇對敵展開肉搏巷戰,斃傷敵寇一千餘人。此役李家鈺部營長楊岳岷、連長楊顯謨、夏撫濤、陳紹虞、黃高翼等壯烈殉國,副團長杜長松負重傷。東陽關之戰,營長周策勛殉國(以上傷亡者除楊岳岷、夏撫濤兩人外,皆蒲江縣人)。李家鈺部對日寇初戰雖挫敵凶焰,然官兵傷亡亦逾千人。後黎城縣政府在東陽關建「川軍抗日死難紀念碑」,以撫慰忠魂。同年3至5月,李家鈺奉命率四十七軍,在八路軍和抗日游擊隊配合下,連續猛攻並收復了被日寇侵佔的晉南平陸、芮城、安邑等縣城及原八路軍據點多處,戰績卓著。
1939年冬,李家鈺積功升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統轄十四、十七、四十七等三個軍七個師兵力。1940年春,李家鈺得悉八路軍朱德總司令由武鄉赴洛陽開會途經其駐地時,曾派兵一個連前往迎接並設宴款待。當晚,朱德就團結禦侮,抗日及民主等問題,同李家鈺促膝磋談至深夜。次晨,朱德一行跨越晉(城)博(愛)公路日寇封鎖線時,李家鈺為安全計,增派一個加強連里,掩護朱德順利過境。
1940年4月,李家鈺指揮四十七軍及三支抗日游擊隊,在晉城以南天井關一線,予進犯日、偽軍以重大殺傷,斃傷敵一千多人。所部一○四師曾一度克復陵川縣城。
1940~1944年春,李家鈺部擔負河南陝縣、澠池、靈寶、閿鄉一帶黃河防務。此期,李家鈺曾多次派出部隊配合八路軍及抗日游擊隊,渡河北擊晉南一帶日寇,毀堡斃敵,奪獲武器裝備多件。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來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字書字幅:「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十四個字,以明為國報效之心志。時已喪失戰爭主動權的日寇,為配合其東南亞戰場作戰,實施「打通大陸交通線」戰略,乃於1941年初在晉豫戰場集糜集四個師團(包括一個坦克師團)、四個獨立旅團、一個騎兵團共十四萬人的重兵,對我發動「中原會戰」。這一敵情,我方雖早偵知,但身為前敵主帥的第一站區長官蔣鼎文,遲至3月中旬,才在洛陽開了一個毫無意義要領和部署的軍事會議。日寇攻勢伊始,蔣鼎文即率先棄守洛陽東躲西避。原集結在洛陽附近待命會戰的李家鈺、高樹勛、孫蔚如等七個集團軍零三個軍達四十萬人的部隊頓失指揮,只得紛向豫西撤退,日寇乃乘勢追擊。在新安、繩池一帶後撤各部將領會上,李家鈺表示顧全大局,自願為各部殿後,承擔犧牲。5月,李家鈺率部掩護友軍後撤中,以一○四師吳長林團一團兵力在雲夢山發起阻擊戰,重創進犯日寇,卒為後撤部隊贏得了時間。而吳團因仰攻山頭,戰斗慘烈,官兵傷亡達九百餘人。李家鈺部撤至新安以南,已四面受敵,李家鈺便派一七八師五三二團團長彭仕復(蒲江人)率部打開鐵門一帶通路,掩護友鄰部隊孫蔚如第四集團軍安全後撤。彭仕復在執行任務中,於河上溝與日寇激戰陣亡。
聲勢浩大的「豫中會戰」,四十萬中國民革命軍隊在十萬日寇面前一觸即潰,民國政府的嫡系部隊及雜牌軍們緊急撤向豫西。1944年5月21日上午,1944年5月21日上午,陝縣東姚院的山路上,第三十六集團軍總部正在行軍。此時的李家鈺在混亂而倉皇的西撤中,心境可想而知。他1937年9月領軍出川,從1939年冬天起奉令駐防河南孟津以西、新安以北、澠池以東黃河一線。四年駐豫,與日寇戰斗不斷,他對河南西部溝壑縱橫的丘陵地早已熟稔於胸,而於天府之國的膏腴肥美恐怕已有些生分。始於月前的河南戰事,在這位集團軍總司令的胸中應該是郁結難釋的。
1944年4月18日拂曉,日寇第十二軍第三十七師團在位於鄭州與開封之間的中牟一帶渡過黃河,向此處的中國民革命軍隊發起猛攻,被日寇稱為「河南會戰」、中國稱為「豫中會戰」的春季戰事打響。1944年,隨著太平洋戰場的失敗,日寇在整個戰事中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然而,由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湯恩伯指揮的八個集團軍四十萬部隊,卻在豫中會戰中迅速潰敗下來,到5月25日洛陽陷落,三十七天時間里中國民革命軍隊丟失城池三十八座,可謂日失一城。
會戰之初,中國民革命軍隊已經偵知敵人將要發動攻勢,在3月份的洛陽軍事會議上,李家鈺即向蔣鼎文建議,「與其等敵來攻,不如先發制人,使用飛機轟炸邙山頭(日寇在黃河鐵橋南端的陣地),並繼之以佯渡,以牽制之」。但這個建議並未被司令長官採納。日寇渡河後,僅兩天,即在4月20日佔領鄭州。李家鈺顯然對戰事前景抱有憂慮,他向手下的軍官們傳達會議情況時說,「這次戰事發動後,洛陽危險得很。我們兵力雖是強大,但在配備上沒有重點。而且一切部署,都要經過決定後才敢行動。這樣遙控部署,就失去了靈活性,將來也難免有膠柱之虞。」然而,更讓他擔心的是,洛陽會議「不但沒有決定如何對付敵人,而且對部署也沒有絲毫變更或加強,只談了將各軍軍官眷屬及笨重行李、重要文件向後方轉移」。
事實上,李家鈺的憤懣是有來由的。早在1942年,十四軍軍長陳鐵曾對李家鈺說,像湯恩伯、胡宗南這樣的蔣氏嫡系,要錢有錢,要武器有武器,而我們這樣的部隊,辦法就很少。此後,李家鈺經常把這段話講給下屬們聽,認定自己是一支雜牌隊伍,只好當戲中的配角。然而,配角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得不唱起大戲,因為主角蔣鼎文和湯恩伯已經西逃。失去了總指揮的各路大軍也紛紛西撤。5月17日,李家鈺、劉戡、張際鵬、胡伯翰先後抵達山中小集鎮翟涯。在白天參加的一個臨時會議上,將領們一致認為大隊人馬爭先恐後搶路走不是辦法,如遇日寇襲擊,將損失慘重,並推李家鈺作總指揮。李家鈺慨然說:「如果明天繼續西進,竊願殿後,以免擠在一起,彼此都不好辦」。
第三十六集團軍總部隊伍行進到了陝縣張家河,這是一處谷底,天將晌午。自5月18日早晨各路大軍分道揚鑣、皆向西行之後,李家鈺的部隊就擔負起了掩護友軍撤退的任務。在此後的三天里,接獲的情報顯示,日寇越追越近了。在到達張家河前,由於遭敵人炮擊,李家鈺變更了行軍路線,改走趙家坡頭-西坡-雙廟到南寺院這條路。這一改變,使李家鈺和三十六集團軍總部走到死亡的邊緣。5月21日,參謀長張仲雷發現行軍路線不妥,便向李家鈺說:「總司令,我們看看再走」。李家鈺的回答出乎張的意料:「不必看,聽命」。張發覺總司令的語調氣沖沖的。說話間,後面響起了步槍聲,不久,前面西南方向的山坡上也傳來了密集的機槍聲。張仲雷打算派兩排士兵先佔領坡頂,然後總部人員再上去,但李家鈺說「不要不要」,旋即又說:「派一個班的步兵上去,如果遇到敵人,只准打步槍,不準打手槍,若打手槍敵人必知我為高級司令部」。就這樣,來到了谷底張家河。
李家鈺及集團軍總部在張家河休息片刻,其間李家鈺還找來了當地人詢問路況,隨後部隊開始攀登前面的山坡,旗桿嶺。前行的諜兵很快跑回來了,向李家鈺報告:「山上都是日本人,頭上都插著麥子,偽裝得很好。請司令、參謀長坐滑竿快走」。李家鈺聞報轉身就往回走,張仲雷也往回走。然而,山頭上的日寇已經往下沖鋒,散開在坡上總部特務連一部及總部的一些官兵抵擋不住,各自逃了。日寇沖下,將李家鈺和張仲雷分開。
突襲者是日寇第一軍六十九師團的一部,他們本是追擊高樹勛的部隊的,未料在旗桿嶺打了一個成功的伏擊。後來,他們一度以為打死的那個高級將領是中國民革命軍隊的一個軍長,更沒想到死者是一個集團軍總司令。
李家鈺身著黃呢軍服,腳登長統軍靴,自然無法逃開日寇的槍彈。同時受傷的一個士兵後來回憶說,他跟著李總司令跑,看到李家鈺挨了敵人兩槍及一個榴彈碎片。李家鈺還掙扎著跑了幾步,終於倒在了旗桿嶺上。跟在總部後的四十七軍一○四師聞訊趕到,懸賞募來五名敢死的士兵,沖到旗桿嶺上,在一個死角里將李家鈺的遺體搶回。李家鈺的遺體旋即被運回四川。之前在撤退中,為鼓舞士氣,李家鈺曾以詩贈予部下: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疆場是善終。未料,幾日後,遂有了旗桿嶺之歿。
在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戰死於棗宜會戰後四年,國民革命軍隊又一位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在豫中會戰中殉國。

⑨ 山西長治的發展情況怎樣外地人在這里有發展前景嗎請熟悉此地情況的朋友進來幫忙!!

長治發展很不錯
環境很好
冬天不會太冷夏天也不熱三十五六度左右最高
外地打工者相對較多
消費不高
房價大約3000~5000之間(市區)
市民容易相處 有少數民族回族
不會每天以面為食的
我也是南方人
江蘇啟東的 離你們上海就一江之隔
現在在長治發展
還有 長治非常適合定期居住
環境相對南方簡直舒適的很
根本不用裝空調

⑩ 五年級上冊語文試卷常州市潞城小學的

五(上)語文期末試卷
2012、1、
一、聽力(10%)
1、聽寫詞語。(3%)
-------------- -------------
2、聽短文,完成練習。(4.5%)
有兩個孩子,一個想當------- ,是因為 ------- ,一個喜歡 --------- ,想當 ------- 。不幸的是,想當音樂家的孩子, -------- ;想當美術家的孩子,-------- 。孩子們十分傷心,埋怨 ------------ 。
有位老人聽見了,對耳聾的孩子說:「-------- 。」對失明 的孩子說:「 --------- 。」他們聽了老人的話,後來終有所成。

你從這兩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中學到了什麼?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受到的啟發。(2.5%)
--------------------------------------------------------------------------------------------------------------------
二、閱讀理解(25%)
--------------
一條小青蟲在青草堆里邊爬變嘆息 唉 我怎麼這樣醜陋呢 這時飛來一隻美麗的金龜子 渾身金光閃閃 像(初升 初生)的朝陽 金龜子見了小青蟲嚇一跳 呀 這是什麼小丑物 我可不願和你在一起
望著飛走的金龜子,小青蟲傷心地流下眼淚,心想:你金龜子也不是生下來就這么美麗的,你也蛻皮好幾次以後,才有現在這樣好看的外表。我只要努力,也能做到的。
於是,下了決心的小青蟲,整天伏在葉子上,嘴裡吐出一縷縷的柔絲,把自己的身體緊緊裹住,一動也不能動,非常痛苦。不久,它又懊悔起來:「哎,真是作繭自縛,何苦呢?從前的我不過丑些罷了,可現在一動也不動,一切活動都受到了(束搏 束縛)。」但又轉念一想:沒有現在的痛苦,我又怎麼能從醜陋變為美麗呢我一定要堅持住。只有忍受住現在的痛苦,才能換來未來的美好。
經過痛苦蛻變後的小青蟲,果然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了,張著兩片斑斕的彩翅,自豪地在百花園中翩翩起舞……
小青蟲蛻變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人要在生活中取得任何事情的成功,必須具備(堅定 艱定)的意志,經過艱苦的磨煉;缺少堅強的信念和毅力,成功就不會到來。小青蟲在認識到自己很醜的同時,不自卑,不氣餒,憑著堅定的信念重塑自我,雖然在難忍的痛苦中懊悔過、動搖過,但最終它還是以頑強的(毅力 屹立)戰勝了困難,是自己取得了成功。

1、劃去括弧中不恰當的詞語。(2%)
2、給這篇文章取一個題目。(2%)
3、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4%)
(1)作繭自縛:-----------------------------------------
(2)重塑自我:-----------------------------------------
4、(1)你覺得文中的金龜子美嗎?為什麼?(3%)
------------------------------------------------------------------------------------------------------------
5、用一句話概括文章。(2%)
------------------------------------------------------
6、你覺得由小青蟲蛻變而成的蝴蝶美嗎?為什麼?(3%)
------------------------------------------------------------------------------------------------------------
7、從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請聯系生活實際來談。(4%)
------------------------------------------------------------------------------------------------------------------------------------------------------------------
8、從「堅定、傷心、懊悔、堅持、美麗」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3%)
------------------------------------------------------------------------------------------------------------------------------------------------------------------
9、生活中你碰到過像小青蟲這樣意志堅定的人嗎?你想對他說什麼?(2%)
------------------------------------------------------------------------------------------------------------
三、積累與運用。(30%)
1、補充完詞語。(4%)
萬裏海( ) ( )經風霜 ( )而不舍 無( )之談
2、把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用「---」畫出來,並改正。(6%)
金壁輝煌( ) 東施郊顰( )
守株代兔( ) 穿流不息( )
濟濟一堂( ) 神態安祥( )
3、判斷正誤。(8%)
(1)「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是反問句。
( )
(2)「高爾基在義大利的小島上修養」可縮寫成「高爾基在小島上修養」。 ( )
(3)孔子姓孔,《三國演義》中的孔明也姓孔。 ( )
(4)唐詩、宋詞、元歌都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 ( )
4、根據課文內容及自己的積累完成填空。(10%)
(1)「茅檐低小」讓我們知道--------------------,但「醉」和「相媚好」又分明是我們感受到這對老夫婦----------------------。
(2)9歲那年,恩科西到一家小學報名,卻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這是因為-----------------------------,所以恩科西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艾滋病大會上說:------------------------------。
(3)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
---------;有的---------,----------……根據上文,再仿寫一句:---------------------------。
(4)法布爾的衣袋裡可能裝有:---------,----------,-----------,-----------……
5、口語交際。(2%)
象鼻山在那座城市?你對這座城市了解多少?請簡單介紹。
----------------------------------------------------------------------------------------------------------------------------------------------------------------
四、作文。(35%)
話說古代《西遊記》中的孫大聖孫悟空與豬八戒在天宮里悶得慌便騰雲駕霧,來到了2020年的地球。孫悟空還是那麼神通廣大、豬八戒還是那麼傻帽嗎?請展開想像,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閱讀全文

與長治潞城區改衣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田和田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97
江門恩平市跑腿服務 瀏覽:73
瀘州瀘縣箱包改制 瀏覽:99
邢台威縣模擬花 瀏覽:425
吉安萬安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349
金昌金川區綠植盆栽 瀏覽:415
南充高坪區改衣店 瀏覽:682
安康嵐皋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631
泉州晉江市模擬花 瀏覽:688
黔西南貞豐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59
葫蘆島市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895
欽州浦北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227
湘西保靖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3
泰州姜堰區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125
涼山昭覺縣改衣店 瀏覽:571
菏澤市乾洗店 瀏覽:169
商丘夏邑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471
赤峰紅山區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31
黔東南施秉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524
撫州資溪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