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乾洗洗衣 > 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

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

發布時間:2021-09-22 06:40:20

『壹』 壯族的來歷

壯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縣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基於此,我們認為壯族是這些古人類的後裔之—,壯族是土著民族。

從文獻記載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嶺南生息活動。如《逸周書·王會篇》在記述華南各族向周王朝進貢土特產品時曾指出: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菌、請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這里所提到的「甌鄧」、「桂國」就是當時嶺南地區的人們。該篇還提到南方的土特產有:「路人大竹,揚蠻之翟,倉吾翡翠,區陽鰲,........」等種。所提到的「路人」、「倉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廣西地區。「桂國」《山海經》說:「桂林八樹,在番禺之西」,秦時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說:「路音近駱,疑即駱越」;「倉吾」,《禮記注》雲:「倉吾於周南越之地,楚吳起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人就是嶺南地區的原始居民一一壯族先民之一。西甌、駱越這兩大部落,自東漢以後,逐漸演變為烏滸、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實為一脈相承。(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歷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壯族人民在歷史上就善於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種植水稻,婦女則擅長紡織和刺綉,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綉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瀾。

『貳』 壯族為什麼從布依族分出去了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
壯族
先秦時期,廣西地區有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註:「
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聚居地區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叄』 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瑤族的傳統是盤王節。

盤王節又稱「做盤王」、「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盤瑤紀念始祖「盤王」的盛大傳統節日,20世紀80年代前一般在秋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1984年將全國瑤族過盤王節的日期統一定在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

瑤族盤王節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盤王。過節時要設置祭壇,懸掛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張就是盤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開始,鳴火槍三響,接著鞭炮齊鳴。在鞭炮聲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豬頭、糯米粑、雞肉、酒等祭品,人們面對神像,低頭默禱,表示敬仰、懷念。

瑤族的文化:

瑤族地區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生產習俗也不同。在自然條件較好、漢族影響較大、瑤族占瑤族人口大多數的湘粵桂等地,農業是主體,林業也是副業,其生產習俗與漢族、壯族相似。

耕種旱地與水田,犁耕已佔有較大的比重。生產工具全為鐵制,基本都是瑤族自己製造的,只有少量從外購進。種類有彎刀、鐮刀、扁刀、柴刀、砍刀、挖刀、鋤、梨、耙、斧、禾剪、括子、石磨、水碓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瑤族

『肆』 56個民族各有什麼特點

1、漢族104 248萬人,佔中國人口的92%。是中國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中國。漢族是我國古代華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漢代開始稱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國,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

漢族作為中華民族主體,對世界文明發展有過重大貢獻。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稱於世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有許多重大發現和發明。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與各兄弟民族發展了政治、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共同締造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於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2、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佔70.4%)、吉、遼、黑、新、甘、青、寧、冀、豫等省區。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善畜牧、騎射,住蒙古包。漢文帝時,王昭君與匈奴呼韓邪單於和親,促進胡漢民族團結,自古引為佳話。

歷史上,蒙古族曾出現過軍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數學家、天文學家明安圖等代表性人物。宗教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其後忽必烈建立元朝。1947年,蒙古族聚居區內蒙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

半個多世紀以來,發展民族經濟、文化,蒙古族聚居地區工農業迅速發展,草原牧區面貌大為改觀,實現定居放牧。以回鶻文字母為基礎的蒙古文已有700多年歷史。每年夏秋之際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節日。

3、回族860萬人。17.7%回族聚居寧夏,其餘大多數散布全國,以甘、豫、冀、青、魯、滇、皖、新、遼、京、津等省(市)區較多。1958年在寧夏建立省級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是公元713世紀以後,中亞、波斯、阿拉伯人部分遷居我國西北,與漢、維吾爾、蒙古等族相處過程中形成的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教歷十月一日開齋節與十二月十日的古爾邦節是其兩大盛節。

4、烏孜別克族1萬多人。新疆佔99.9%,散居新疆85%以上市縣城鎮,部分分布在農牧區。其餘散居在京、甘等省市。17世紀起陸續從中亞細亞安集延、浩罕等遷入中國形成的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曾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現通用維吾爾文和哈薩克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城鎮的多經營商業、手工業(絲綢業等),居住鄉村的經營農牧業。婦女善刺綉。烏孜別克族頭戴各式瓜帽,喜喝奶茶。烏孜別克族舞蹈輕盈,音樂悠揚。

5、藏族459萬人。分布在西藏(佔全國藏民45.9%)及川(23.7%)、青(19.9%)、甘、滇等省部分地區。西藏、川西藏族分別自稱博巴和康巴。唐代吐蕃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地區,並與唐文成公主和親,成為千餘年來藏漢民族團結的佳話。

西藏1959年廢除封建農奴制度,1965年成立藏族為主體的西藏自治區。藏族多從事農牧業。使用藏文。宗教多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藏族文化遺產豐富,藏歷新年是藏族傳統節日。藏民習俗 喜穿藏袍長靴,飲酥油茶,主食糌粑。

6、俄羅斯族1萬多人。新疆佔59.8%,主要居住在伊犁、阿勒泰等地。內蒙古佔32.4%,其餘分布在黑、遼、京等省市。18世紀以後陸續從俄國遷來。

俄羅斯族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使用俄文。主要從事商業、服務業和園藝、養畜、養蜂業等。生活習俗、服飾等基本上與獨聯體俄羅斯民族相同。多信東正教。民風勤奮。不少人在鄰邦俄羅斯有親戚。

7、維吾爾族721萬人。全國99.8%的維吾爾族人口聚居在新疆,大多數分布在天山以南的綠洲,其餘分布在湘北常德等地。1955年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史稱回紇。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字。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新疆維吾爾族有經營農牧業和手工業的悠久傳統,擅長植棉和瓜果園藝業。維吾爾族能歌善舞。漢唐絲綢之路開通後,吸收外來文化,創造了風格獨特的文化藝術,口頭文學阿凡提的故事廣為流傳。民族節日有古爾邦(庫爾班)節、肉孜節等。

8、鄂溫克族近3萬人。內蒙古佔88.8%,主要聚居區在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其餘分布在黑龍江和北京等省市。鄂溫克族曾有索倫、通古斯等稱謂。鄂溫克是本民族自稱,為通古斯語大山林中的人們之意。

民族種源與北魏時黑龍江上中游的室韋及唐代貝加爾湖東北林區的鞠部落有淵源關系。牧區通用蒙古語文,農區通用漢語文。飼養馴鹿有經驗。宗教信仰薩滿教為主,有的殘存著對熊的崇拜。鄂溫克人好客,口頭文學豐富,民歌悠揚,舞蹈豪放。

9、苗族740萬人。貴州佔49.8%,主要聚居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湘、滇、川、桂、鄂等省區。苗族過去因居地、服飾不同而有不同稱謂。新中國依照人民意願,統稱苗族,是古代「南蠻」的後裔。

尊奉始祖蚩尤,為我國古老民族之一。封建王朝時期有的苗區尚為中央政府管轄不了的「生界」。

苗族的飛歌、蘆笙舞享有盛名。苗族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苗族節日多,主要有十月苗年和紀念民族英雄亞努的四月八。

10、德昂族近2萬人。雲南佔99.3%,主要聚居地在德宏的潞西、臨滄的鎮康。唐代「朴子蠻」的後裔。曾用名崩龍族。通用傣文、漢文字。宗教信仰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善種茶,有古老茶農的美稱。傳統手工藝製作銀器。德昂族嗜飲濃茶。

住宅多竹樓。有較豐富的口頭文學成果。民族樂器有芒鑼、象腳鼓等。

11、彝族657萬人。雲南佔61.7%,其餘分布在川、黔等省。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不同地區還有撒尼、阿西等自稱。彝族與隋唐時的烏蠻民族有淵源關系。原有象形表意的老彝文,1975年確定800多個規范彝字,在涼山州推廣使用。

彝族文化絢麗多彩,發現有許多彝文抄本、碑刻、鑄銅、醫學著作,天文歷法、音樂舞蹈、民間文學等都有獨特的創造。彝族過去流行多神崇拜,祭奉祖先,並受道教、佛教影響。夏歷六月廿四日的火把節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12、保安族1萬多人。甘肅佔97.1%,主要聚居區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青、新等省區。是元明時期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設保安營,在同周圍回、漢、藏、土各族長期交往逐步形成的一個民族。

通漢語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手工業(冶鐵、製作保安腰刀有名)。習俗受伊斯蘭教影響較深。擅長吹奏絲竹樂,喜唱「花兒」和宴席曲,舞姿剛健。

13、壯族1549萬人。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佔全國壯族人口的91.3%)及滇、粵等省。壯族由古代百越民族發展而來。自稱布壯,原漢譯為僮,1965年改為強壯的壯。壯族歷史上出現了明代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太平天國農民革命將領蕭朝貴、右江人民革命領導者韋拔群等傑出人物。

1955年創制了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壯鄉源於秦漢的銅鼓、岩壁畫和源於唐宋的壯錦很有名。壯族民風興尊老祭祖、熱心公益。民間喜對唱山歌,三月三歌墟遠近聞名。中元節是壯族地區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

14、裕固族1萬多人。甘肅佔96.0%,主要聚居區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新、青等省區。是古代河西回鶻後裔同蒙古、漢等族長期相處發展形成的民族。

通用漢語漢文。宗教信仰薩滿教和喇嘛教。裕固族從事畜牧業有豐富的經驗。擅長織綉、造形藝術。多民間傳說故事。民歌曲調優美、內容豐富。

15、布依族255萬人。貴州佔97.3%,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順地區。其餘分布在滇、桂等省區。布依族舊稱仲家,自稱布依。由古代百越民族分支發展形成的。曾創制新文字。多通用漢語漢文。

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布依婦女善紡織、蠟染。布依族口頭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歌舞,山歌內容形式多樣,常以歌代言。民族節日六月六是僅次於春節的盛會,相傳為紀念布依族起義領袖的節日。

16、京族近2萬人。廣西佔86.9%,主要聚居北部灣內京族三島上。其餘散布在黔、粵等省。京族曾被稱為越族,1958年按本民族意願稱京族。

京族有本族語言及土俗字,但很早以來就通用漢語文。主要從事漁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宗教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京族青年男女喜對歌,舞蹈有跳天燈,民族樂器獨弦琴音色悠揚。

17、朝鮮族192萬人。吉林省佔97.1%,最大的聚居區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黑、遼等省。是1719世紀中葉起至20世紀初從鄰國朝鮮遷居中國的民族。朝鮮族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對我國東北水田開發有所貢獻。

朝鮮族早在15世紀時就創造了文字,由40個音素字母拼寫迭成方塊形文字。朝鮮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文化教育較發達,人們喜好本民族歌舞及摔跤、盪鞦韆、壓跳板等體育活動。朝鮮族喜著素白色服裝。特色食品冷麵、泡菜。

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和信奉孔孟的儒教。民風尊老愛幼、講禮貌、講衛生。

18、塔塔爾族0.5萬人。新疆佔99.9%。塔塔爾族與古代韃靼人有淵源關系。曾用過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但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北疆城鎮的塔塔爾族多經商,一部分人從事手工業或畜牧業。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民族音樂舞蹈節奏鮮明活 潑。還興賽馬、摔跤、拔河等民族體育活動。

19、滿族982萬人。遼寧佔50.4%,其餘分布在冀、黑、吉、內蒙古、京等省市自治區。17世紀中葉清朝定都北京後大批滿族人入關,滿漢民族文化融合,和各兄弟民族一道為祖國的統一、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出現了康熙帝玄燁、曹雪芹、老舍、程硯秋等傑出人物。曾有滿文,現普遍慣用漢文漢語。滿族重視禮節。曾信奉薩滿教、盛行祭祖祭天。民族體育活動有跳馬、滑冰等。

20、獨龍族0.6萬人。雲南佔95.3%,主要聚居區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黔、川、粵等地。無本民族文字。主要從事農業,兼事採集、狩獵業。獨龍族人好客、講信用。過去有紋面的習俗,相信萬物有靈。民族節日臘月過年,跳牛鍋庄舞。

21、侗族251萬人。貴州佔55.7%,集中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縣,其他分布在湘、桂等省區。1958年曾創制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侗文字。現在侗族人多能用漢語漢文。侗族擅營杉木林業。婦女善織侗錦。

有優良的木結構建築藝術傳統,侗鄉風雨橋、鼓樓獨具特色。侗族善歌,尤以演唱悠揚的大歌著名。侗族民風有敬老愛幼、熱心公益的傳統。侗族節日有春節、祭牛節、吃新節等。民間崇拜祖先,信奉聖母神靈。

22、鄂倫春族0.7萬人。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佔51.9%)、內蒙古的鄂倫春自治旗(佔44.5%),其餘散布在遼寧等省。自稱鄂倫春,為山嶺上的人之意。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小興安嶺山區,現基本定居,狩獵馴養結合,多種經營。

一般通用漢語漢文。鄂倫春人純朴好客。男女都善騎射。婦女善刺綉和製作皮製品和樺皮器皿。男女老少都善歌舞,編唱民歌、仿動物起舞。

23、瑤族213萬人。廣西佔62.2%,集中分布在都安、金秀、巴馬、大化、恭城等瑤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湘、滇、粵、黔等省。是由古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發展形成的民族。過去有過山瑤、盤古瑤、茶山瑤等多種稱呼。狩獵業也佔有一定地位。還精於染織、刺綉。瑤族愛唱歌,節日幾乎月月有。宗教信仰盤瓠,是原始圖騰信仰的殘余。

24、哲族0.4萬人。88.2%分布在黑龍江省,其次在吉林省。大多數人通用漢語漢文。赫哲族長期在三江平原完達山區從事漁獵生活。

解放後在國家扶持下,民族興旺起來。有豐富的口頭文學傳說故事,普遍喜好音樂、即興編詞歌唱。

25、白族159萬人。雲南佔84.9%,主要聚居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其餘分布在黔、湘等省。白族自稱白尼。明清以後稱民家。白族歷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普遍使用漢語漢文。白族擅長農業,並創造了燦爛的白族文化,如大理三塔、劍川石窟、雞足山佛教建築群等。

三月街又稱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節日和街期,另一個盛大節日是六月「火把節」。白族的民族音樂、戲曲獨具特色。信仰佛 教。

26、門巴族0.7萬多人。95.4%聚居在西藏東南部地區。門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現也成為門巴族的自稱,意為住在門隅的人。族人大多通曉藏語藏文。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牧業和狩獵業。有少量手工業,擅長製作木碗、藤器。

門巴族與藏族長期往來,生活習俗相似,關系密切。男女都著氆氌長袍,足登軟底皮靴。吃大米飯、辣椒,也吃糌粑,喝酥油茶。

27、土家族570萬人。分布在湘、鄂、川、黔等省。主要聚居區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是本地人的意思。絕大部分人通用漢語漢文。土家人織造技藝較高,與「擺手舞」被稱為土家藝術之花。

土家族受漢族影響較深,許多習俗同於漢族。大端午、六月六等節日都要祭土王。山歌對於土家人幾乎是人人會編會唱。

28、藏族0.2萬多人。96.8%集中在西藏東南部地區。其餘散布在川、黔、遼等省。少數人通曉藏語藏文。主要從事農業,兼狩獵,擅長射箭,竹編工藝精巧。婦女戴銀、銅制耳環手鐲。主食大米飯,也有糌粑。宗教信仰喇嘛教(藏傳佛教)。

29、哈尼族125萬人。雲南佔99.5%。曾有和尼、哈尼、*尼等不同的自稱。自稱哈尼的主要聚居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稱*尼的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和瀾滄。1957年創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哈尼族人善種梯田,有的高達數百級。

常用自己染織的青布制衣,男子以黑或白布裹頭,婦女系綉花腰帶。宗教信仰多種自然神。哈尼歷法以農歷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即是過新年。哈尼人能歌善舞。

30、基諾族1.8萬人。99.0%在雲南省。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景洪市基諾鄉。其餘分布在川、湘等省。基諾族自稱基諾,過去漢譯為攸樂。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本民族文字。基諾族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普洱茶)。

關於基諾族的漢文記載始於18世紀。傳說基諾族是從普洱、墨江甚至更遠的地方遷到基諾山區的。20世紀50年代基諾族尚保留氏族社會的古俗,長老在村社裡有崇高威望。宗教信仰萬物有靈,崇拜祖先,尊奉諸葛孔明。

基諾族人喜歌舞,每當節日興會,長者乘興高歌,少者隨之翩翩起舞。三月間過年,是基諾族重要節日。

31、哈薩克族111萬人。新疆佔99.8%,主要聚居區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其餘分布在甘肅。哈薩克族是由古代突厥人、契丹人等長期相處發展形成的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解放後創制並推廣使用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民情耿直好客,有的人信伊斯蘭教。民族體育刁羊、摔跤、騎射、姑娘追等大都為馬上功夫。

32、土族19萬人。青海佔84.8%,主要聚居區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滇、黔等省。舊稱青海土人。該民族的形成發展與古代吐谷渾、蒙古諸族有淵源關系。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漢語,用漢文。

土族早期從事牧業,長於養羊,明代以後多經營農牧業。宗教信仰喇嘛教。土族擅長歌舞體育,一年多次的花兒會是他們對唱花兒的盛大節日。

33、傣族103萬人。雲南佔98.4%,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的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川、粵等省。關於傣族先民早在漢晉時就有史籍記載。傣族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原傣文字1954年作了適當改革。

傣族善種水稻和熱帶作物。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婦女傳統著裝短衣筒裙。傣家民居竹樓頗具特色。清明前後的傣歷年潑水節是傣族傳統節日,祈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傣族能歌善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

34、克孜族14萬人。新疆佔97.9%,主要聚居區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黑龍江省。《史記》稱屬於匈奴的堅昆。清初稱布魯特(准噶爾語為高山居民之意)。經營畜牧為主,兼營農業。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原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解放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今居南疆者通用維吾爾語文,居北疆者通用哈薩克語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部分信喇嘛教。主要從事畜牧業,部分經營農業。

民間文藝豐富多彩,有號稱網路全書的史詩《瑪納斯》。人們好客、重禮節、善歌舞。柯爾克孜族歷法年初的諾勞孜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35、黎族111萬人。海南省佔92.0%,主要聚居區在海南島中部、西南部各黎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湖南等省。黎族是從古代百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的,唐時稱黎人。黎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1957年曾創制黎文。許多黎族群眾兼說漢語。

黎族對海南省農業開發作出了貢獻。黎族婦女精於以木棉紡織黎錦。黎寨多同姓聚居,口頭文學豐富,人們能歌善舞,黎族民歌曲調優美。

36、維爾族12萬人。內蒙古佔58.7%,主要聚居區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其餘分布在黑、新等省區。17世紀中葉曾在黑龍江上英勇抗擊沙俄侵略。相當多的人兼通漢、蒙、維、哈語。清代多用滿文,民國以後普遍使用漢文。

主要從事農業,兼事牧、獵業,婦女善織綉,製作狍皮坎肩。宗教崇拜自然。民間口頭文學內容豐富,人們喜好歌舞。節日盛裝綢衣套坎肩,著裝與清初滿族相似。

37、傈僳族57萬人。雲南佔96.9%,傈僳族主要聚居區在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四川。1957年改制了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主要經營農林業。過去傈僳族信奉自然萬物神靈,有的殘余民族圖騰崇拜。住房為竹木結構,中置火塘。傈僳族善歌舞,每年十月「收獲節」,狂飲高歌,通宵達旦。

38、習族16萬人。廣西佔98.1%,主要聚居區在桂北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黔、湘、粵等省。多通壯語、漢語和漢文。主要從事農業,部分人從事採煤業。婦女精於織造圍裙、背帶。人們喜唱山歌和彩調戲。

習俗有本族特點,也有一些近似漢族壯族。崇信多神,節日較多,民族節日以慶豐收、保平安的「依飯」最隆重。

39、畲族63萬人。福建佔54.6%,其餘分布在浙、贛等省。多與漢族雜居。自稱山客。現通用漢語文字。種植稻茶富有經驗。民間工藝善刺綉、編織。山歌被稱為畲族文化明珠。畲族節日與漢族大致相同,民族節日三月三祀祖。畲族宗族祖杖雕刻有龍頭,是其圖騰信仰的標志。

40、羌族20萬人。四川佔99.1%,主要聚居區在川西北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 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通用漢文字。主要從事農牧業,擅長打井和石砌建築技術。

傳統工藝有挑花刺綉、編織等。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伴奏樂器中的竹笛,稱羌笛,是我國著名的古樂器之一。

41、佤族35萬人。雲南佔96.9%,西盟、滄源一帶阿佤山區是我國佤族主要聚居地區。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佤族經營農業為主,人們樂歌善舞。舊日信仰多崇拜山川神靈。

42、布朗族8萬人。雲南佔99.2%,主要分布在勐海縣布朗山區。主要從事農業,擅長種茶(普洱茶)。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布朗人喜跳刀舞,青年人喜跳集體舞「圓圈舞」。口頭文學主要有抒情敘事詩。

43、高山族約40萬人。台灣省佔82.0%,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山區和台東縱谷。其餘分布在福建省沿海城市。無本族文字。高山族聚居村社有公有土地。主要經營農林漁獵業。善雕塑、制陶、編織等工藝。

民情豪放,善歌舞,有獨特的舞樂形式杵杵樂,婦女手持長杵繞石臼舂米,伴以悅耳歌聲。有的還存在蛇動物圖騰殘余。

44、撒拉族9萬人。青海佔97.8%,主要聚居區在海東地區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自稱撒拉爾,由元代遷入青海的中亞撒馬爾罕人與周圍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相處發展而成。通用漢語漢文字。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口頭文學豐富多彩,撒拉族山歌花兒受藏族影響,普遍帶有顫音,婉轉動聽。


45、拉祜族41萬人。雲南佔99.4%,主要聚居在滇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等地。1957年改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擅長狩獵,農業以茶、葯、劍麻等的種植為主。傳統的蘆笙舞,口頭文學陀普科(謎語)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民間曾信奉大神,清初起大乘佛教傳入並流行。

46、毛南族7萬人。廣西佔98.2%,主要聚居區在桂北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族自稱阿難,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80年代中期族名用字由毛難改為毛南。通用漢、壯語和漢文字。主要從事農業,有飼養菜牛(食用牛)的豐富經驗。擅長雕刻、編織。熱情待客,喜好歌唱。祭祀神靈、祖先的五月廟節是毛南族特有節日。

47、水族35萬人。貴州佔93.0%,主要聚居在三都水族自治縣。通用漢文字。古時有水書,仿漢字反寫,又稱反書,僅限於宗教活動使用。水族主要經營農林業。傳統佳釀九阡酒。水族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喜愛銅鼓舞、蘆笙舞、大歌、酒歌等歌舞。婦女喜戴銀飾項圈手鐲。

水族歷法以陰歷九月為 歲首,陰歷十一月的端節是水族最大節日。

48、仡佬族44萬人。貴州佔98.2%,以黔北道真、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分布較集中。通用漢語及相處較多的其他民族語,普遍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多民間故事、詩歌、諺語,音樂舞蹈優美樸素,「八仙」樂曲富有民族特色。生活習俗與本地漢族相似。

49、東鄉族37萬人。甘肅佔83.3%,主要聚居於臨夏的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新疆、寧夏等省區。是由13世紀進入今甘肅臨夏東鄉地區的蒙古人與周圍回、漢人長期共處發展形成的民族。通用漢語漢文。宗教信仰伊斯蘭教。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東鄉族幾乎人人都愛編唱「花兒」,其曲調高亢悠揚。習俗近似居住西北的回族。


50、錫伯族17萬人。錫伯族自稱錫伯,為古代鮮卑人後裔。有本民族文字。有的通用滿、漢、維、哈語。錫伯族原是游牧民族,後發展農業,兼營畜牧業。民間文學神話傳說豐富,錫伯族能歌善舞。愛好摔跤、騎射等民族體育活動。節日與漢、滿族大致相同,農歷四月十八日是錫伯族人從東北遷往新疆的紀念日,每年都舉行慶祝活動。

51、納西族28萬人。雲南佔95.6%,主要聚居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創造了象形的東巴文字和帶音節的哥巴文字,但僅為巫師使用。1957年又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

當今也通用漢語漢文。兼營農牧業、手工業務和商業。宗教信仰有東巴、道、佛、基督教等多種。納西族繪畫、雕塑、剪紙等技藝較高。納西人喜歌舞。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七月騾馬會等。

52、阿昌族近3萬人。雲南佔99.7%,兼通漢語或傣語,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擅於種植水稻,打制鐵器技藝高。阿昌族民間口頭文學十分豐富,對歌和象腳鼓舞、猴舞廣為流行。工藝美術刺綉、染織、雕刻、銀器製作等做工精細。

53、景頗族12萬人。雲南佔99.4%,主要聚居區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曾以刻木結繩記事。近代創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民風爽朗、朴實,人們能歌善舞,有的是千人以上的集體舞,伴以鼓樂。過去多信仰萬物有靈。男女著裝黑色對襟短上衣,婦女圍艷麗的圍裙,喜戴銀飾物。

54、塔吉克族3萬多人。99.9%分布在新疆。主要聚居區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許多塔吉克人兼通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宗教信仰伊斯蘭教。塔吉克族把山鷹看作英雄的象徵。重要節日有春節、古爾邦節等。

55、普米族約3萬人。雲南佔95.3%,主要聚居區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1960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正名為普米族。原是青甘川邊區的游牧部落,後來農業逐漸占居主要地位,兼營畜牧。通用漢文。

宗教信仰喇嘛教,崇拜多神,祭祀祖先。普米族能歌善舞,婚喪喜慶都舉行對歌。普米族大過年即過春節,屆時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

56、怒族近3萬人。雲南佔98.0%,主要聚居區在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怒族人大都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業,兼行狩獵、採集業。崇拜自然,基督教、喇嘛教等各有所信。怒族人喜歌舞,以此表達喜怒哀樂。服飾特點,婦女耳戴垂肩大銅環,成年男子腰佩砍刀,肩背弓弩。

(4)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擴展閱讀: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融合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統計的有56個,然而還有很多民族由於語言、文字、文化的失傳,慢慢的被漢化或者其他少數民族化了。

而在56個民族之外的其他很多存在爭議的民族,仍享受著少數民族的待遇,就算還是少數民族,各地的同一種少數民族,比如苗族彝族在全國各地的各個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別,總之56個民族只是一個比較官方的統計,56個民族外的還有很多。

『伍』 瑤族的風俗習慣

  1. 瑤族的風俗習慣包括瑤族男女服裝習慣、瑤族居民的飲食習慣、瑤族的結婚習慣等。

  2. 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布製作。男子喜著對襟無領的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

  3. 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餚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腌制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餚。

  4. 瑤族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較為普遍。


拓展資料

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廣西都安瑤族的達努節比較隆重,相傳是紀念先人反抗土司斗爭的節日。盤王節,俗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時為農歷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戶、數戶或一村進行。主要儀式由師公跳神祈禱,唱盤王歌,跳長鼓舞,禱告盤王(盤瓠)保佑賜福。盤王節,一般是自稱「勉支」的瑤族的節日,十分隆重。

『陸』 求婚的民族習俗

習俗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的婚前儀禮是多種多樣的。從提親到舉行婚禮之前有許多的講究。由於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千差萬別所以婚前儀禮也就具有各自的特點。但大體上和漢族古代的六禮差不多,只是具體程序和內容有增有減。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一生中有許多儀禮。如誕生儀禮、成年儀禮、婚禮、喪葬儀禮、生日禮、壽禮等。這種種儀禮。在中國少數民族中至今還很流行。特別是青年男女的婚姻問題。直接和人生儀禮有關。一般都是在舉行完成人禮之後。婚姻問題才提上議事日程。
婚前成人禮
成人禮,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曾盛行過。它是一個人生理發育成熟時所舉行的儀禮。人類學資料告訴我們原始部落的成人禮是非常復雜的,有時還顯得十分殘酷。成人禮的主要目的是使受禮者經歷種種生理和意志上的磨練。並通過這種磨練的考驗,將他們接納到成人社會中來。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為人生儀禮中的一種象徵儀式。
中國古代婚俗中,青年男女在一定的年齡階段要舉行成人禮。為男子舉行的成人禮叫「冠禮」,為女子舉行成人禮叫「笄禮」。《禮記》中說:「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這種冠笄之禮,在中國的朝鮮族中保存得比較完整。朝鮮族的冠禮又叫「三加禮」,即當男子在舉行成人禮的時候要三次更換禮服。按順序有「初加」、「再加」和「三加」三種禮儀。舉行初加禮時,先給受禮者梳發髻,並在發髻上罩上網巾,然後加冠。幾天之後,舉行再加禮。這時將初加時所帶的冠巾除去,換上紗帽。實行三加禮時,在紗帽下再添一個襆頭。如上三加禮按一定的程序進行。每次都由主禮者誦讀祝詞。冠禮結束後受禮者到宗族的祠堂向長輩致禮。女子行笄禮比較簡單,盤發插笄即可。朝鮮族的這種成人習俗可能受到古代漢族禮儀的影響。
基諾族婚俗
雲南省的基諾族,把成人禮看做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轉折。一個男子,只有在舉行完成人禮之後,才可以成為村社的正式成員才可以參加未婚青年的成人組織「波勒」,才可以改裝易服,穿上綉有象徵月亮花卉的衣服,挎上綉有月亮標志和幾何花紋的「筒帕」(背包),和姑娘們進行交往。
基諾族的成年禮至今仍保持著十分古老的傳統方式。成人儀式充滿了神秘色彩。首先,在舉行成人禮時受禮者面前的桌子上要放上用芭蕉葉包好的小肉包。小包裡面的肉是剽牛祭祖時的祭品。接受成人禮的人獲得這種祭品,如同得到了祖先的承認、批准和保護。
其次,要對接受成人禮的人施行種種考驗。具體的做法是:青年男女組織的成員在受禮者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對其施行突然襲擊。他們將受禮者捕獲, 並押往群情鼎沸的會場, 製造一種恐怖氣氛,以表示受禮者和童年時代的告別。
其三,是對受禮者施行教育。通常由族中的長老帶領大家唱本民族的《創世記》:或歌唱傳統的生活習憤和應當遵守的法紀;或歌唱本民族的生產過程和經驗。以此教育青年們懂得如何戀愛和遵守傳統的社會道德。
彝族婚俗
四川省涼山地區彝族少女的成年禮。是舉行換裙子的儀式。成人禮所換的裙子,是成年的標志。彝族少女的成人年齡,一般規定在15—17歲之間,而且大都是單歲換裙子。換裙子的儀式非常隆重,要殺豬宰羊、大宴賓客。
涼山彝族的投裙子儀式有許多禁忌。特別在是舉行換裙子儀式時,不許任何男子在場。 換裙子之前,姑娘的辮子一般是單辮,穿淺顏色的兩接裙。裙邊鑲有一粗一細兩條黑布邊。 而在舉行換裙子儀式時,姑娘必須梳成雙辮,戴上頭帕,並且換上紅、蘭、黑對比強烈的三接或四接的長筒百招裙。舉行過換裙子儀式之後,就意味著成年,也意味著可以談戀愛,找情人了。
類似這種女子換裙子,男子穿褲子的成人儀式,在其他一些少數民族中也報流行。如侗族的滾泥巴田,傣族的文身、墨齒,也是成年禮的獨特表現形式。侗族男孩一生中有三個生日要滾泥巴田。第一次是5歲,第二次是10歲,第三次是l 5歲。侗族諺語說:「從母親那裡學到善良,從父親那裡學到勤勞,從祖父那裡學到耐性。」所謂的三次滾泥巴田,就是根據這三句話安排的。前兩次由父母帶領。到了l 5歲這一次,孩子已長大成人,滾泥巴田的事要由它自己完成,這也是一種考驗。
傣族的文身,是一種古老的成人禮。也是對成年男子的一種血的考驗。至今在傣族地區,一個文過身的男子,常被姑娘們視為英雄。而沒有文身的男子,常常被姑娘們視為怯懦和不勇敢。沒有文身的男人,自然得不到姑娘們的喜愛。用植物的汁液染黑牙齒,則是滇西一帶傣族男子成人的標志。
成人儀式不僅標志著一個人生理發育的成熟,同時也表明他有權承擔社會賦予他權利和義務。在婚姻習俗中,成年禮則標志著青年男女戀愛生活的開始。
達斡爾族婚俗
中國的達斡爾族,聚居在東北地區美麗富饒的嫩江兩岸。嫩江左岸的莫力達瓦旗居住最為集中。那裡北依新安嶺,河流縱橫。諾敏河等42條河流灌溉著這片肥沃的土地。綿延起伏的森林中有數不盡的珍禽異獸;平原上盛產大豆、高梁、玉米和小麥;水草肥美的地方是天然牧場。達斡爾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里,形成自己民族獨特的文化,婚姻習俗自然也不例外。

達斡爾族歷史上曾實行氏族外婚。婚姻習俗中有這樣的規定:同一哈拉(氏族)的人不能通婚。過去還不許與外民族通婚。當今有了許多變化,偶爾也有與蒙古人、漢人通婚的。
在達斡爾族中,男子到了成婚年齡,又物色好了對象,這時男方家長請和女方家有親戚關系的人做媒人,到女方家去說親。媒人向女方父母介紹男方家的情況,女方父母認為合適時,媒人就斟酒磕頭表示感謝和祝賀;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這門親事,則不讓媒人磕頭,也不請媒人吃飯。據說,如果女方家請媒人吃飯,就算答應了這門親事。
親事說成後,便准備送「恰安特」(彩禮)。送「恰安特」時,男方家必須請一位比成婚男子大一輩的人,趕上車,同未來的女婿一起,把彩禮送到女方家去。女方家要舉行「恰安特」宴,招待親朋好友。一般的「恰安特」包括豬、白酒、糕點等,最重要的是要送一匹帶有韁繩的馬和一頭乳牛給女方的父母,表示對女方父母養育之思的感謝。
在送「恰安特」的宴會上,男方賠禮人要致傳統的祝詞:
貴方的少女,
我方的郎,
千里姻緣系雙方。
選定這良辰吉日,
我將微薄的恰安特獻上。
山間的幼松稚柏,
今已挺拔健壯
英俊美麗的少男少女
都已長大而且年齡相當。
為祝賀兩家美好的親事,
我把喜酒斟滿舉起,
光臨的眾族胞和親戚,
請接受這虔誠的心意。」
女方的父母接過陪禮人道過來的酒,回敬道「為著我們聯姻和睦路途遙遠讓你們飽受辛苦,送來的恰安特項目,請求你代我向族人們備述。」於是陪禮人接著唱道:
恕我們禮物的微薄
帶來了七條生命的恰安特。
這顆虔誠的心,
深深感到忐忑不安。
帶給男親家的禮,
有帶韁繩的寶馬一匹,
它有星辰般的限睛,
蒼狼一樣的耳朵;
它有干犴達犴似的飛腿,
水獺一般的毛色:
那奔跑馳騁的動作,
輕捷靈活,狐狸也難比過;
澤地草叢上從不栽跟斗,
飛嶺過岩不失前蹄;
只需要喝一聲「托」!
能將兔子趕上;
只要呼一聲「哲」!
一定能把黃羊趕上。
還帶來偶蹄雙角的家畜一頭
特別獻給女親家,
是補償乳汁的報酬。
這頭兩年三犢的乳牛,
日產三頓奶子不發愁。
自養的生豬五頭,
自釀的米酒十簍;
熟制的奶皮20張
皮厚均達一指以上;
仿照樹木擰做的油炸糕,
不多不少一百二十個。
媼婦們巧做的點心,
無奇無缺整整八個。
以上是恰安特的項目.
由我向親家一一盡述。
尊貴的您是否如數受用.
請自己來握柄決定。
整個送禮的過程和內容,通過祝詞來表達。席間,女婿要給岳父母和參加宴會的老人們磕頭。老人們送給新女婿一些錢和錢褡子。女家如果生活富裕,不僅讓新女婿將帶來的馬牽回去,而且還送一匹好馬給新姑爺。在如上儀式進行過程中,未婚的姑娘都要迴避,她是不能見未婚夫的。
達斡爾族的婚俗,充滿了北方民族豪邁,爽直的風格,「恰安特」儀式上的祝詞家們,為定親禮宴增加了不少戲劇色彩。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是中國雲南省特有的民族之一。 「拉祜」是該民族的自稱。 「拉」的意思是「虎」。在火邊把肉烤到發出香味的程度叫「祜」。因此拉祜族也被稱為「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實行民族內婚,很少與其他民族通婚。在婚姻形式上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多妻為傳統所不許。在拉祜族中,青年男女的戀愛生活,享有充分的自由,很少由父母包辦。
民間傳說有一對戀人真誠相愛。兩家的老人上山打獵,一家打得一頭刺豬,一家打得一頭馬鹿。分肉時,一家看到刺豬毛粗、以為它一定比馬鹿大但得到的肉卻很少。於是兩家產生了不和,不同意兒女們的婚事。這一對戀人最後服毒自殺了。他們死後埋葬他們的
墳堆上長出一棵七里花香樹。兩家養的蜜蜂專采這棵樹上的花蜜。兩家的老人吃了蜂蜜,又想起死去的兒女,便哭著來到花香樹下兩家人又和好了。從此,拉祜族的父母便不再干涉兒女的婚事。拉祜族青年結婚時總是點一對蜂蠟拜堂,表示對創造自由婚姻而死去的這對戀人的懷念。
拉祜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方式是十分有趣的。如果男青年看中了一位姑娘,總是先要做一番偵察。偷偷地看這個姑娘是否勤快:是否尊敬老人:蹲下時是否雙腿並攏等等。如果這些都使小夥子滿意就找個機會槍走這位姑娘的頭巾。頭巾被搶去時,姑娘在後面緊追,企圖奪回自己的頭巾。而小夥子跑到幽靜處便停下來和姑娘對歌,並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在這段間隔時間里,姑娘也在偷偷偵察小夥子的所作所為。看他是否起得早幹活是否起勁,走路快不快,力氣大不大等。如果女方滿意就按時約會。如果不滿意,就會失約。被搶去的頭巾由長者出面要回。
搶頭巾,是拉枯族青年對愛情的一種試探。如果成功,各自回家告訴父母。男方父母得知此訊,趕快請媒人到女家說媒。媒人帶著一對蜂蠟、一瓶酒,同時帶上一斤煙和茶,來到女方家。如果女方家的人沒有說請坐,媒人是不能隨便坐下的。等女方家的人請媒人坐下時.
媒人便說:「這里有一點酒,一點煙和茶,我們大家一起來吃吧。」
女方的父母推辭說:「還是你自己吃吧。你到底來我家做什麼?」
媒人說:「我是受人之託,來你家分養一個小崽母雞做種的。」意思是說,我是來求親的。女方父母說:「我家有是有,就是離不開娘。」
媒人說:「不要緊,我們會很好地喂養她。」
女方父母又說:「如果你家也有小公雞要配的話,還是我家先喂養三個月吧。」意思是說,這門親事是同意了,不過要男方到女方家先上門三個月。即結婚後先過三個月的「從妻居」生活。
得到這樣的喜訊,媒人的說媒使命就算完成了。然後通知男方家籌辦聘禮。如果男方家富裕,給女方家一定數量的酒、肉和米。因為拉祜族實行入贅婚,女方家並不要求很多的彩禮。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人口較多,分布較廣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貴州、雲南、湖南三省,廣西、廣東、海南、四川和湖北一些地區也有居住的。由於人口眾多,分布較廣,在歷史發展中,各地的風俗習慣產生許多差異,婚俗也是如此。
貴州黔西北一帶的苗族,未婚約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和戀愛自由。在踩花山、跳月等大型的民間節日活動中,青年男女可通過情歌對唱尋找伴侶。如果兩人情投意合,便可互許終身。同時男方將這一事情告知父母,說媒提親。除特殊情況外,這里的苗族父母對兒女的婚事一般不加阻攔。提親時,男方家長請一位男媒(不用女媒),提一壺灑,拿兩把面條,一斤白糖到女家去。媒人到了女方家,將禮物放在桌子上,並不馬上提及親事。
等吃過晚飯後,媒人才對女方父母說:「某家請我來提這門親事青年人互相間的感情如何?我們不曉得。但你家祖祖輩輩都很勤勞心腸又好,你家這個姑嫂又生得乖巧,所以就來提親,送一壺酒來給你們解渴。」媒人的言辭十分委婉和誠懇。女家老人聽了很感動,於是 說:「空手來就行了,何必帶灑來呢?」這天晚上媒人就住在女方家中。
第二天早晨,媒人要走了。女方家長假意說:「你把這壺酒拎回去吧!我們沒有福氣喝呀。」媒人忙說:「留在這里吧,過幾天我再來看它。」實際上,是留下禮物,讓女方家中再好好商量一下,過幾天後媒人再來探詢。這算是第一次提親。
第二次提親是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男方家還是請原來的媒人到女家去提親。這時女方家長會說:「我家姑娘還小,一不會打床,二不會搓麻,你們的寨子大,若是姑娘不得穿的,到那裡就會害羞羅,還是等幾年再提親吧。」媒人則很風趣地說:「人家只是來買個壇子,至於盛壇子的壇籮么,以後由他們自己去編吧,把酒吃了羅!」意思是說,人家主要是看中了你家的姑娘,有了人,穿戴自然會有的。經再三推讓,女方家長才打開酒瓶,斟酒給大家喝。至此婚事就算成了八九分。接著媒人又說:「這門親事算是定下了,多謝他家的好酒。我也好回去對他家說,姑娘還小,要留她在家做三年穿戴,以後去安家了,一輩子才有穿戴。」至此提親的儀式便告結束。男方准備一二年後來娶親就是了。
有些苗族地區說媒要往返三次。所請的媒人,必須是能說會道的人。
第一次前往女家村寨時,媒人提一壺酒到熟人家中送酒作謝,並請這位熟人代為打聽女方是否已經許配人。如果女方已許人,提親即可作罷。如果女方沒有許人,媒人便告訴男方家。
第二次,媒人空著手去女家求親,並向女方父母說:「某家想娶你家的姑娘背水給他家喝。」這句話似乎很不禮貌,但在離水源比較遠的苗族山寨,背水主要是婦女的事,所以背水成了找媳婦的代名詞。媒人如此說,女方父母是不會見怪的。這時如果女家用酒招待媒人,就表示謝絕媒人。如果不用酒招待,就表示同意這門親事。於是媒人高興而歸,報告男方家,可做婚事的准備。
第三次,媒人去女家主要是定結婚日期。結婚日期一般定在秋後。因男女雙方是自由戀愛,提親儀式往往很簡單。如果是父母包辦婚姻男女兩家又都認可,男方家宰一頭羊送到女方家,女家退回一半,表示不願再增加男方的負擔,提親儀式也算告成。
居住在雲南文山一帶的苗族,未婚的青年男女往往在跳月或踩花山時,對歌相識,真誠相愛。這時,男女雙方都必需請煤人向對方家長求親。男方請的媒人到了女家,要與女方父母商定姑娘的身價,並用帶來的酒肉請女方的姑舅表親吃「平伙肉」。這也算是提親儀式。從商定姑娘的身價這一習俗來看,這種婚姻還帶有買賣婚的性質。
佤族婚俗
中國雲南省的酉盟、滄源、孟連和瀾滄縣,位於瀾滄江和怒江之間,這里山嶺連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有典型的亞熱帶風光。習慣上將這一地區稱為阿佤山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佤族地區由於歷史條件和周圍環境的影響,社會發展比較緩慢。以西盟為主的阿佤山中心地區,還保留者原始公社制殘余,刀耕火種,刻木記事。今天,阿佤山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往日的愚昧、荒涼已不復存在。層層梯田伸入雲端,到處欣欣向榮,興旺發達。
新的生活給佤族婚俗帶來巨大的變化。一些青年人已擺脫傳統的婚裕。按新的婚俗結成伴侶。但傳統的婚俗並沒有因此而滅絕,相反還以它獨特的民族特色,在佤族中流行著。
佤族青年男女從戀愛到定婚,要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由戀愛。佤族語言叫「飛玉」,即串姑娘的意思。按照低族的習慣,姑娘到15歲時,就要脫離家庭,和年輕的小夥伴們集中睡在一起。到了晚上,小夥子們帶著弦子和竹篳,到姑娘們的住處來串門,彈奏樂器,對唱情歌。有的地方還實行一種叫做「散海」的習俗。散海是佤語,意思是「梳頭」。這里所說的梳頭,不是指姑娘自己梳頭,也不是姑娘給姑娘梳頭,或小夥子給姑娘梳頭,而是姑娘給小夥子梳頭。這一習俗十分有趣。
小夥子們到了姑娘們的住處,先唱一首《梳頭調》,請姑娘給自己梳頭:
阿妹,拿出你的斧頭劈木柴。
請用花梳子給我梳頭。
花梳子留在你手上,
你的情意我要帶走。
佤族青年串姑娘時的梳頭,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梳頭的目的是為了青年男女之間能夠接近,好竊竊私語。在佤族地區,凡是來串姑娘的小夥子,都可得到姑娘們的這種厚遇。如果梳頭的時間拖得很長,就說明雙方之間都有了情意。佤族對待愛情的態度,往往從這一戲劇性的動作中自然流露出來。
一般來說,通過梳頭儀式,小夥子了解到姑娘的態度後,就請一位媒人,並通過媒人送一些錢給姑娘,作為戀愛錢。如果姑娘真心實意地愛這個小夥子,就收下戀愛錢。如果姑娘不喜歡這個小夥子,就把錢退回去。也有的地區小夥子們在串姑娘時,男女雙方互贈禮物,男方送給女方手鐲、頭巾、衣服等。出於禮貌、姑娘必需先收下禮物。即便是自己不喜歡這個小夥子的禮物,也得暫時收下。等這位姑娘和某個小夥子確定戀愛關系之後,再一一退回也不晚。
在佤族中,一旦小夥子向某個姑娘求愛,又得到姑娘的同意,別的小夥子便不再來串門。雙方的父母如果不同意婚事時,可以進行干涉,但作為兒女的一方,可以聽父母的勸告,也可以自己做主。
婚前戀愛的第二階段是殺雞看卦,舉行「地亞」禮。
佤族的地亞,是搶婚習俗和宗教儀式相結合的產物。青年男女經過長時間的串姑娘,在媒人的撮合下,表示願意結成伴侶。雙方的父母知道後,覺得還應該讓神知道和同意這件事。這時就要舉行地亞儀式。舉行儀禮時,由姑娘的未婚夫和媒人,再約幾個青年夥伴,來到姑娘家。當夜深人靜時,媒人示意姑娘走出門口,未婚夫跟在後面,剛一出門,即搶下姑娘的包頭巾,假裝逃跑,姑娘追上去討包頭,後面的小夥子們簇簇擁擁,把姑娘掄到男家。
到了男家,首先殺雞敬神,以求得到神的保佑,使婚事順利完成。過了兩天,未婚夫同媒人一起帶上一束芭蕉,一包茶葉,一包藍煙,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娘家,並正式向女方父母求婚。
起初,女方的父母說一些推辭的話,也許會把第一二杯酒倒掉,但最終還是被未婚女婿的誠意所感動,喝下第一杯酒。只要喝了這杯酒,就算答應了這門親事。
第三階段是送「都帕」,即送定親禮。
佤族的定親禮要送三次,每次都有嚴格的標准。第一次送氏族酒,規定送6瓶酒,不能多也不能少。其他如芭蕉、茶葉之類,可多可少。這6瓶酒是給同一氏族的各姓當家人吃的,表示同一氏族的人都同意本氏族的姑娘外嫁了。第二次送鄰居酒,規定也是送6瓶酒。這6瓶酒是給鄰居們吃的、吃了酒的鄰居、可以做婚姻的旁證。第三次送開門酒,規定只送一瓶。這瓶灑是專門送給女方母親的。女方的母親將這瓶酒放在床頭、晚上悄悄地吃。母親吃了這瓶酒、必然為女兒的幸福向神祈禱。
低族傳統的求婚、定親習裕、包留著許多原始古樸的風貌、也留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痕跡。
瑤族婚俗
瑤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文獻記載,瑤族的先民早在秦漢時期就休養生息在長江流域的荊楚地區。史書記載的長沙「五陵蠻」便是瑤族的一部分。由於歷史上統治階級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瑤族曾一次又一次被迫遷徙。他們在中國西南地區的深山老林中過一山,吃一山,堅苦奮斗,辛勤開墾,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生存特點。
瑤族人口眾多,支系繁雜。有的瑤族自稱為「勉」,意即「人的意思」。有的自稱為「布努」、「金門」、「堖格勞」、「拉枷」、「炳多優」等。居住在各地的瑤族,又因為起源傳說不同、生產、生活方式不同,而有盤古瑤、過山瑤、茶山瑤、紅頭瑤、藍淀瑤、背簍瑤、平地瑤等
二三十個族稱。雖然通稱為瑤族,但各地的瑤族仍喜歡使用習慣了的自稱。
瑤族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許多風俗習慣是很獨特的。就以婚禮習俗而言,也和別的民族迥然不同。
居住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和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瑤族、在婚禮的各個環節中,都要請著名的歌手吟誦瑤語稱為「沙商」的《說親詞》。這一說親詞包括定親、娶親、囑親三部分。《說親詞》採用自由體句式。一般不押韻。但講究排比對偶和反復。《說親詞》有固定的內容,語言朴實、比喻形象。
在瑤族中,青年男女無論是自由戀愛,還是別人說合,當他們感情達到願意結合為夫妻的時候,就告訴雙方的家長。雙方家長請當地最有名的壯年男歌手充當媒人,主持說親儀式。一般是各家請兩名歌手,男方請的歌手叫「布商」,女方請的歌手叫「赫巴」。布商和赫巴相約見面,通過吟唱《說親詞》來商定婚姻大事。
到了男方家前來定親的日子。女方家早在大門口擺上一張八仙桌,桌子上放一個小酒壇、酒杯和一個裝有筷子的竹筒。女方請來的赫巴站在桌子旁,恭候男方家布商的到來。桌子上竹筒里的筷子,不是用來夾菜、夾肉的,而是在吟《說親詞)時計數用的。當男方家的布商帶領幾個賀婚人來到時,赫巴趕快迎上去,表示歡迎。雙方致禮後.赫巴回到桌子旁摔起竹筒,一邊搖動,一邊口誦(說親詞)。誦完一段,便從竹筒中抽出一根筷子,放在布商的面前。布商接著誦答,誦答完一段,將桌子上的筷子拾起來握在手中。這樣,一直到赫巴將竹筒里的筷子全部轉移到布商手中時,雙方才端起酒杯,互相敬酒,定親儀式就算結束了。
瑤族的布商和赫巴,既是著名的民間歌手,又是出色的祝詞贊詞家,他們口若懸河,步韻成章,很受瑤族群眾的歡迎和尊重。在定親過程中,代表男方的布商能言善辯,他在婚姻締結中,起者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瑤族的定親禮個,無論男方或女方家,都十分重視選擇勝任此事的布商和赫巴。

『柒』 全州的節日風俗作文

[導游詞]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文物苑導游詞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一家省(自治區)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坐落在南寧市民族廣場東側。主體建築陳列大樓,是一座具有壯族干欄式建築特點的長方體大型建築,集陳列展覽和業務辦公於一體,一至三樓用於陳列展覽,四樓用於辦公。陳列大樓後面,是一塊24000平方米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物苑。整個博物館用地總面積為32757.8平方米。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前身是1934年在南寧創立的廣西省立博物館。當時已初具規模,有固定的館舍,文物藏品達2萬多件,還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種新舊圖書資料,並舉辦過各種展覽。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廣西省立博物館幾度搬遷,處於風雨飄搖、舉步維艱之中,文物損失嚴重,館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國成立,廣西的文博事業才得到復甦。經過多年籌備,1956年5月1日,廣西省博物館大樓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1958年3月,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廣西省博物館遂改為現名。
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達500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52件,二級文物1791件。廣西是古代銅鼓的主要分布地區之一,銅鼓遺存豐富,種類齊全,因此,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得以成為世界上收藏銅鼓最多的博物館,銅鼓藏品達360多面。其中,一面北流型銅鼓面徑達165厘米,重299公斤,被譽為「銅鼓之王」。此外還有80萬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時代神秘的大石鏟,商代的獸面紋銅卣,漢代寫有370多字的《從器志》木牘,繪有神話故事的漆繪銅盆和漆繪銅筒,高115.5厘米的大銅馬,形神兼備的銅牛,能消煙塵的銅鳳燈以及富有特色的羊角鈕銅鍾、越式銅鼎、干欄式銅倉等大量出土文物藏品;館藏民族文物更是豐富多彩,爭奇斗艷;革.命文物、古舊字畫以及各種傳世文物等,也不乏珍品。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還收藏有大量的圖書資料,其中線裝古籍達3萬多冊,彌足珍貴。 
新的陳列大樓建成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先後舉辦了《廣西歷史文物陳列》、《廣西革.命文物陳列》、《廣西民族民俗展覽》、《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歷史陳列》、《古代銅鼓陳列》、《汶萊蘇丹龍輦陳列》等基本陳列。此外,還經常舉辦臨時性的專題展覽。民族文物苑作為民族民俗展覽向室外的延伸和擴展,建有銅鼓群雕,有壯、瑤、苗、侗等民族的民居和代表性建築,輔以生產、生活用品原狀陳列和民族風味小吃,節假日還組織傳統工藝和民族民間文藝表演。除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外,還多次赴國外以及國內的一些城市舉辦專題展覽,或引進外地的展覽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展出,以此促進文化交流。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在科學研究方面,有豐碩的成果。已出版的學術專著有:《銅鼓史話》、《銅鼓藝術研究》、《廣西銅鼓圖錄》、《古代銅鼓通論》、《廣西出土文物》(圖錄)、《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廣西左江岩畫》、《百色舊石器》、《廣西銅鏡》、《廣西博物館古陶瓷精粹》等。此外,發表的學術論文、考古調查報告等也很豐富,內容涉及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等等。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秘書處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因此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在銅鼓研究方面尤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曾多次組織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國際學術會議,促進了該學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一體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以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正在積極籌劃對陳列大樓進行改造和裝修,增加設施,更新陳列展覽,強化服務功能,力爭在不久的將來使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變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現代化的博物館。
銅鼓陳列館
請大家先隨我往右手邊走,我們來到了東面的展廳,這里了陳列的是廣西各地的出土文物及仿製品。它反映了桂林悠久的歷史與源遠流長的文化。(往左邊是銅鼓展廳,其實你自己隨便走就行了,裡面都是環形的陳列室,不會讓客人走回頭路的)
據考古發現,早在距今70萬年以前,就有原始人類在此勞作生息。距今10萬―2萬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區活動著的古人類"柳江人"已進入以血緣為紐帶的母系氏族社會初期。距今2萬―1萬年前,生活在廣西的人類以"麒麟山人"為代表,已學會製造和使用鑽孔礫石和磨尖石器刃口。距今1萬―6000年前,古人甑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與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濱海地區發展,開始定居生活,出現了原始的農業、畜牧業和制陶業。距今約6000―3000年前,廣西跨入以男子為中心的父系氏族時期。距今3000年左右,廣西開始進入文明社會。大家看到的這些就是廣西先民活動室;留下的遺物。請大家往裡面走,陳列物品的順序基本上是按照歷史順序排列的。
一千多年前的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它們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在我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幾個是一萬年前原始石磨盤、石杵、石磨棒等稻穀的脫殼工具。這種帶肩石斧和有段石錛,是典型的越人產品。駱越人所鑄造的銅鉞類包括靴形鉞、扇面鉞、風字形鉞、鏟形鉞、圓頭形鉞等,形狀多變、精巧實用,表現了駱越人的聰明才智。其所製造的大石鏟為國內一絕,長舌形,束腰,邊沿加工精細圓潤,束把處有邊牙,以便綁牢。最大的長60多厘米,寬20多厘米。既是生產工具,也是一種藝術品,祭祀稻作神靈時又是神器。其設計獨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戰國銅棺,合浦鴨首流銅魁、鳳凰形銅燈、人足形銅盤等,都閃耀者駱越人智慧的光芒。(就講解幾個有代表性的好了,如果有對這個感興趣的朋友,請PM樓主或者直接去南寧看一下,記得帶上學生證,旅專的學生證在那裡也可以用,我07年去的時候,學生票三元,博物館文物苑通票,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漲價)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面的展廳,這里最主要的就是銅鼓陳列館了。
銅鼓是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且有代表寢性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銅鼓文化,奇特而絢麗多彩,它集冶煉、鑄造、繪畫、音樂、舞蹈於一身.融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延緩兩千餘年而不絕·至今我們仍可在許多瑤村苗寨領略到它的風采.堪稱一部無字的民族網路全書,墨人類文明史上瑰麗非凡的文化奇觀。而廣西又是古代銅鼓的大本營.不僅有關銅鼓的歷史記載極為豐童,而且至今所發現的銅鼓以種類齊全、數量逾千而冠居全球。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世界上收集銅鼓最多的博物館,銅鼓藏品達360多面。《古代銅鼓陳列》共展出銅鼓60面,涵蓋各個年代、各種類型的銅鼓。還有銅鼓伴出器物、模型、復原場景和大量的照片、拓片、臨摹圖等.從銅鼓的鑄造、起源、年代、分布、類型、族屬、紋飾和用途等解讀了它的內涵,內容豐童.形象生動。深受群眾喜愛。
大家請看這里,這是廣西北流出土的一面銅鼓,它高67.5、面徑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堪稱銅鼓之王。目前呢,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
銅鼓製作工藝考究,用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渾然一體。鼓身上段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間有兩對鼓耳。銅鼓大小、輕重不一,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游旗紋等紋飾。按照名史家黃現璠所撰《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銅鼓的花紋,反映如下幾個意思:
(一)反映對自然現象的崇拜。壯族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中,對於陰陽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密切關系,但不了解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太陽極為崇拜,壯族民間傳說中還有「太陽與月亮的傳說」。解放前有的壯鄉還掛著「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畫以太陽,反映了農業生產必需陽光。
(二)反映對雨水的渴望。銅鼓上的連續迴旋形構造.方形的叫雷紋,圓形的叫雲紋,這是壯族先民在農業耕種中對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變,商周時代把它加以發展.裝飾在銅器上,銅鼓用它作花紋圖案,反映了壯族先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雷紋影響最大,為求雨多建雷廟,解放前南寧亭子立有雷廟,古時壯人還有定六月二十四日為雷公誕的。
(三)作為圖騰崇拜的反映,鼓面飾有四至八隻蛙,有的大蛙負小蛙,有的大蛙中還有數只小蛙。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蛙鳴即銅鼓(鼓)精」、「鼓聲宏者為上」,龜蛙能知天時,故視為神物。銅鼓為壯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飾蛙就是圖騰崇拜的象徵。東蘭縣解放前每年還舉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於翔鷺紋、十二生肖、錢紋等,都與農業人生產有密切關系的自然現象和生物有關。
(四)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歷史傳說。如竹節紋,《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說:「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經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為姓。」銅鼓面上刻有竹節紋,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還保存竹王的傳說和崇拜。
(五)反映壯族先民的生活和環境。《舊唐書·地理志》說: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縣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狀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按溫水即南盤江。南盤江與紅水河相接,因此,溫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駱越水。劃船紋跟濮族住於濮水有關。其他如水波紋,亦跟濮水有聯系。
此外.鼓面中的立體騎馬紋,古代壯族人也有騎馬之習慣。明稱廣西為陸梁之地,宜於騎馬,產馬也多。作為銅鼓花紋以反叫反映壯族人民戰斗的驍勇。
廣西民族民俗展覽
廣西是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廣西民族民俗展覽薈莘了廣西壯、瑤、苗、侗、水、仫佬、毛南、京、回、仡佬、彝等11個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重點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織綿、蠟染、刺綉、挑花、建築和些一些重大節日的實物、照片、模型場景等。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絢麗多姿的壯錦,其中有壯錦被面、壯錦挎包、壯錦壁掛,還有壯族人使用的織錦機,壯族以歌傳情、以歌會友的「三月三」歌圩場景,你還可以看到能工巧匠的侗人建造的「風雨橋」、「鼓樓」、侗族的「蘆笙踩堂舞」、「多耶」、「百鳥衣」以及「好五色衣裳」的瑤族五彩繽紛的服飾文化等。這個展覽對外開放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遊客。掀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熱潮,曾先後到深圳、廣州、北京、美國等地做巡迴展出,讓國內外觀眾通過這個窗口了解廣西,認識廣西各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
汶萊蘇丹龍輦陳列館
(不記得在一樓還是二樓了,印象中是在二樓,可是我看到的資料上說是一樓,反正是在東邊展廳了。有知道的朋友請回帖告訴我啊)
汶萊蘇丹龍輦陳列館是在2006年1月26日建成對外開放的展示汶萊蘇丹龍輦模擬品的專題陳列館,2005年10月,汶萊蘇丹陛下應允並授權文中友好協會,將龍輦以1:1模擬復制後帶到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展示,並作為一份珍貴的禮物贈與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體現汶萊蘇丹陛下對博覽會的尊重與支持。博覽會結束後,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專題陳列館保存此龍輦,以此傳承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大家可以近距離地看一看,它象徵著汶萊國家的權利,雍容而華貴。
出了博物館我們就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苑了。
橋無風雨漾晴波,秀發榕絲賽裊娜。
盛世麗人閑日月,雲棋黔酒桂山河。
敢冒逆光留玉照,偏行竹徑聽瑤歌。
借得明眸裁錦綉,何須千里剪青羅!
這首詩是廣西著名作家王雲高所作,可以說它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苑的最好寫照了。
廣西民族文物苑建於1988年底,佔地2.4萬平方米,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民族民俗文物展覽、陳列的延伸和擴展。文物苑薈萃了廣西壯、瑤、苗、侗等主要少數民族文化之精華,是了解這些民族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窗口。
請隨我一起走進富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大寨門,在我們面前是一座極為壯觀的由幾面典型的古代銅鼓組成的大型雕塑群。冷水沖型、北流型、靈山型古代銅鼓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珍貴歷史文物之一,故廣西素有「銅鼓之鄉」 的美稱。銅鼓有著幾千年歷史,它渾身獨特的圖案,凝聚著各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和各種神奇傳說,吸引人們去探索去尋味。設計者可謂匠 心獨運,把這座建築的外形設計成銅鼓形,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 「銅鼓樓」 。

請大家往這邊看,草坪上有一對躍躍欲跳的雙蛙雕塑,那叫「累蹲蛙」。它來源於廣西古代銅鼓上的立 體裝飾。據史載,青蛙是壯族先民崇拜的圖騰,它被當做預報風雨的神靈和吉祥物,這個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廣西的東蘭、巴馬、鳳山一帶壯族地區,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十五,都舉辦熱鬧非凡的「螞拐節」。螞拐,是壯語對青蛙的稱呼。大年初一壯族人都上山找螞拐,人們唱著螞拐歌祈禱豐年,然後立幡送蛙上天。壯族人民對青蛙的保護,有很樸素的環保意識,值得發揚!
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尊呈三面體的石雕,它由三隻張嘴朝上、形態奇異的怪獸組成。這就是「怪獸銅鎮」,也叫「漢銅鎮」,是根據在廣西合浦縣漢代墓葬中發掘出來的「銅鎮」放大製造的。民間普遍認為「銅鎮」有鎮邪、避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它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書畫之寶。
踏上青石小路,掩映在竹林深處的建築就是壯族民居點。我們都知道,壯族是廣西的主體民族,壯族先民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建造了一系列以干欄吊樓為主導的建築體系。「干欄」是壯語對房屋的稱呼。這座干欄是從龍勝壯族地區壯族民居原樣搬來的,連房屋周圍的菜園、禾坪、果樹、池塘、後山等都基本上是按原貌設置的。它使用南方民居中普通的穿木構架,高三層,小青瓦屋面。壯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近耕地而不佔農田,靠山不受水淹。嶺南地區炎熱多雨、地面潮濕、瘴氣彌漫和猛獸橫行,為適應這樣的自然環境而建成的這種堅固的干欄,樸素實用,美觀大方。房屋寬敞舒適,給人明快開朗的感覺。
房屋的底層,存放著雞籠、犁耙等。底層並不高,踞著腳就可以觸及上層木板,主要用來圈養牲畜,堆放雜物和農具,一架木梯與樓上相通。
第二層為居住層,有卧室、火塘、作坊和曬台,內部的擺設完全是按照壯家人的生活習慣而布置。居住層平面布置很講究,區域布局嚴格,從前廳進人堂屋,面對祖宗神位,上設神龕,神位後面安排居室,長輩住正中居室,灶塘在中堂右側,火塘邊伸出曬台。主人的卧室中,兩把太師椅靠窗而放,旁邊放著竹編的嬰兒車;左邊是一具古香古色的雕花大木床,床上的被蓋整齊地疊放在一起;床前擺著幾個裝衣服的竹箱子,卧室右邊是存放食的廂房。對面房間放置著一把椅子,一張矮木床,那是兒子居室或作客房用。神龕的左邊是織錦房,裡面擺著一架古老的豬籠式織錦機和紡紗機,這肯定是俏麗聰明的媳婦紡紗織布的地方。房子的板壁上掛著各種色彩艷麗、圖案優美的壯錦,那是她們的作品。
第三層是閣樓層,不住人,用來貯存穀物和存放不常用的生活、生產用具。壯樓的後門最有特色的是壯族的水動著米坊。「臼」是一個用石頭鑿成的石溝,「杵」用石頭或木頭做成。平時,壯家人在出工前把當大要吃的穀子放在「臼」里,用竹片從山上引來山泉,泉水帶動作上下運動著米脫粒,巧妙地利用了水力,可謂省時省力。
在壯族民居右側,有一尊大青銅馬塑像。這是根據1980年廣西考古工作者在貴港市風流嶺西漢墓中發掘出來的大銅馬的仿製品。整匹馬造型別致,體態勻稱,比例恰當,逼真傳神,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馬的肌肉豐滿,四肢剛健,昂著頭,豎著耳,張嘴掀鼻,右前腿提起,作賓士嘶鳴狀。原件是用青銅空心澆鑄的,全身由頭、耳、身軀、四肢、尾等九段裝配而成,各段之間用鉚釘固定。據史載,西漢時期,廣西的文化就較為發達,從全區各地先後發掘的多座漢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證實了這一點。
銅馬左側陳列著一座大鐵炮,簡稱「要塞大炮"。大炮由鐵環軌、鐵輪、炮筒和炮座組成,高3.37米,是1891年由德國製造的。清末光緒年間,為加強邊境的防護,清政府從德國購買了一批大炮,架設在各要塞炮台上。這門大炮是1958年從憑祥鎮 南關(今友誼關)的鎮北炮台搬遷回來的,1989年3月從博物館 搬遷到文物苑內。
沿著羊腸小道迂迴曲折來到苗寨。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苗寨口有蘆笙坪,坪上的柱子叫「圖騰柱」,柱上皤龍纏。繞,金雞立頂,腰伸牛角,每村豎一柱,它是苗族的吉祥物和象徵。苗寨的主體建築物是吊腳樓。這是根據融水苗族自治縣安泰料修建,底層敞開並設有圍邊,平時可作通道和堆放雜物用。吊腳樓的每個樁頭都雕刻有花果圖案,門窗上裝飾物圖案十分精美,槽頭上懸掛牛角,側廂凸出敞廳,跨在火塘上,柱腳有兩個牛頭頂著,非常獨特。苗族吊腳樓的修建風俗奇特而有趣,建房用的大梁由娘家大舅送,小梁由娘家小舅或女婿送。立排架時,先立中間兩排,再立左右排架,先放大梁後安小梁,秩序不能顛倒。屆時親戚朋友自會來幫忙,大、小梁安放完畢就宴請賓客,隆重慶賀。
吊腳樓的居住層呈曲尺形,採取中國民居的傳統布局,前伸部分為敞廳、前堂、後房,兩側室都有前廊,側室一邊是卧室,一邊是火塘。敞廳就在火塘間前部,是整個苗族吊腳樓最具特色的部分,與別的民族的吊腳樓區分開來。整座苗樓布局合理舒適,外形朴實通透,精巧美觀。
苗樓上有民族風味餐廳,在這里可以品嘗到壯族的五色糯米飯、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辣椒骨等。
走出風味廳,就來到了「毛南民居」。由於毛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小河邊,人們就地取材,用河邊的鵝卵石砌牆裙,上半牆用土製成,房子周圍的路面全是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鋪成,使建築色彩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卵石鋪成的庭院,卵石製成的石凳石桌,自然和諧,往庭院里一站,便會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在毛南民居前面不遠,是瑤族竹樓。廣西瑤族佔全國瑤族人口的60%,主要居住在金秀、巴馬、都安等幾個瑤族自治縣。瑤族人多住在深山密林中,建築多為土木結構,也有竹木結構的。這座竹樓是仿金秀瑤族自治縣18家瑤族民居建成的。瑤族民居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牆面上的竹編牆及樓面上的拼花圖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竹樓分兩層:第一層飼養牲畜,堆放雜物;第二層為住居,室內分三間,前面是廳堂兼客房,後面是卧室,兩邊有陽台,還附有衛生間。
竹樓在坡頂,有居高臨下之勢。坡下,可以看到一個干欄式的圓形建築物,那就是瑤族的一個支系——白褲瑤的高腳谷倉。它與我們平時所見的谷倉有所不同。首先,它是建在火塘邊,小而不連,住所和谷倉之間有一定距離,可防止火災;其次,它離地面兩米左右,可以防潮;再次,四根柱子用陶罐罩住,陶罐光滑,老鼠爬不上去,可防鼠害。谷倉建在由四根木柱支撐的一塊方木塊上,屋頂用茅草覆蓋著,這與在廣西梧州漢墓出土的谷倉模型一模一樣。
走出瑤寨,穿過石林小徑,前面就到了侗族風雨橋。
侗族人熱心公益事業,他們在居住的村寨江溪上,修建了許多長短不一、樣式不同的橋梁。這些橋頂上蓋瓦,橋邊有長凳,集交通、休息等功能於一體,能避風擋雨,故稱風雨橋,又叫花橋和廊橋。它是侗族地區最具特色的建築物之一。在這里,您會想到杜甫的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的詩情,在侗族山區中得到實現。眼前這座風雨橋的引橋和橋身分別參照三江巴團風雨橋和程陽風雨橋的精華部分建造而成。全橋均用杉木製成,分為墩台、橋梁和橋蓋三部分。墩台用料石鋪成,橋梁部分為伸臂式木製橋梁,橋蓋為三亭四廊,穿斗式木構架,屋頂有歇山重檐、攢尖重檐、懸山頂等三種形式。在橋上,可看到長廊的所有瓦檐、樁頭、欄桿都精心雕飾著許多色彩絢麗的圖案,整座橋不用一釘一鉚,都是用榫相連,堅固耐用,安全放心。屋頂懸掛著侗族樑上羽翎花,這是新橋落成時,侗家妹仔獻掛的吉祥物品,四周張貼著各種風情圖片。整座橋長40多米,寬4米,是苑內的主體建築之一,巨柱挺立,梁機正插斜交,錯綜復雜,顯示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藝。風雨橋本身自成一景,又與田園風光、自然山水互為襯托,使美麗的侗寨更添姿色。
穿過風雨橋,走一段石板曲徑就來到了侗族寨門。按侗家習俗,有重要客人進寨,主人必須到寨門前迎候。相會時,常以唱歌迎賓,這叫「攔路歌」,歌詞一問一答,客人贏了便可以順利進寨;如果客人輸了必須受罰,喝了「牛角酒」後,方能進寨。「陽春歌罷邀同伴,吹徹蘆里坐鼓樓」,鼓樓是侗寨的公共建築,一般一寨一鼓樓。這就是鼓樓坪和鼓樓,設在寨子中央,是侗族人民政治文化和進行聚集活動的中心,踏進鼓樓門就意味著進了侗鄉。平時「月也」(村與村集體互訪)「多耶舞」、「琵琶歌」等民間節目及娛樂活動都在這里舉行。這座鼓樓是仿照三江馬胖鼓樓建成的,高12米,九層重檐,為塔型穿斗式結構,平面呈方形,中間的四根柱子組成井字構架,是鼓樓的主體,所有的木構件都用神鉚互相連接,聯成堅固的整體。鼓樓內部最上層懸有一個長筒形牛皮鼓,是用整段大樹挖空中心,兩頭蒙上鼓皮製成的。每逢寨內有事,看守鼓樓的「傳事」就登樓擊鼓,各家代表聞聲而至,由寨老主持議事。
走出侗寨,便來到了民間作坊區。作坊區陳列著從龍勝、三江交界處山上搬來的一套大型榨油工具。該工具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用水做動力,人們可以親眼看到這古老的榨油機,在水車的驅動下,吃力地推動石磙碾茶籽。作坊還展示了古老的石頭榨糖機和全套土法造紙工具。人們在這里將領略到現代社會難得一見的古老生產方式。
廣西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每個民族都有獨具特色的優秀作品。眼前的放生池是全州縣湘山寺內的一組動物石仿製品。據史載,「放牛池」雕於清朝光緒五年( 1879年),工匠們利用池中天然岩石雕刻動物10尊,是廣西最早、最大、最集中的雕刻群。放生池裡有麒麟、龍、仙鶴、龜、卧佛等雕像,活靈活現,栩栩如牛,給人安謐、慈善、吉祥之感。這些生動造型都是吉祥的象徵,本意是告誡人們不要殺生,放生修德,積善生財。如今,這一景觀被原樣復制,搬入了民族文物苑,使人們有機會目睹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跨過石拱橋,便可看到一座壯族戲台。這是仿照靖西縣的壯族戲台建成的。它由前後台兩部分組成,整座戲台使人感到小巧玲攏,富有藝術感染力。戲台是廣西壯、瑤、苗、侗等民族山村中常見的公共建築,是表演民間歌舞、戲劇的地方。每逢喜慶節日,各村寨就組織劇團走村串寨,給節日添色增輝。眼前的這座干欄式戲台,不但是建築藝術的陳列,還是文物苑表演文藝節目的好地方。每年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苑內歌聲飄盪,群情涌動,把大地飛歌唱徹神州大地。

『捌』 瑤族的習俗

瑤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小節幾乎每月都有,各地過得也不盡相同。大節日有春節、清明、社節、盤王節、「祝著節」、「耍望節」等。

1、春節期間,瑤族人民舉行唱堂歌、打銅鼓、賽陀螺、射弩、圍獵、拋綉球、斗畫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

2、盤王節又稱「做盤王」、「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盤瑤紀念始祖「盤王」的盛大傳統節日,20世紀80年代前一般在秋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

3、祝著節是廣西布努瑤紀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節日,非常熱烈隆重。人們以農歷五月二十九日為正日,敲打銅鼓,歡慶三天。耍望節每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歷十月十六日前後舉行,是青年男女對歌求愛的日子。



(8)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擴展閱讀:

瑤族喪葬的習俗

大部分地區的瑤族實行土葬,廣西金秀縣六拉的茶山瑤盛行火葬,貴州荔波縣瑤麓鄉的青瑤實行岩洞葬,白褲瑤也實行過這種葬式。

廣東連南八排瑤人死後,將屍體綁於椅子上,出殯時,抬轎似地將屍體送到墓地,稱為「游屍葬」。

過去廣西金秀的茶山瑤、花籃瑤和坳瑤認為小孩來到人間,是一個管理生育的「花婆神」送來的,如果小孩在五、六歲之前死亡,就用破絮、破衣服、棕皮等物將屍體包裹起來。

裝入竹筐,掛在深山老林的樹上,實行掛葬,以便讓他的靈魂回到「花婆神」那裡,再次投胎轉世。這種小孩的葬式叫「掛葬」,現在已經很少見。

『玖』 苗族、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一、苗族的傳統節日:

1、四月八節

「四月八」是苗族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流行地區較廣,但各地的意義不同。貴陽等地,是為了紀念戰死的先輩英雄亞努。每逢農歷四月初八日,貴陽附近幾縣的苗族,都穿上盛裝來到貴陽市噴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對歌談心,紀念傳說中的英雄。

2、跳花節

「跳花節」是苗族地區一個民族情趣濃厚的傳統節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眾性社交娛樂的節日。「跳花」又名「跳月」、「踩花山」、「扎山」等,各地無統一日期,但大多是農歷正月或春天。

二、瑤族的傳統節日—盤王節:

盤王節又稱「做盤王」、「還盤王願」、「跳盤王」,是盤瑤紀念始祖「盤王」的盛大傳統節日,20世紀80年代前一般在秋後至春節前的農閑期間,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1984年將全國瑤族過盤王節的日期統一定在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

(9)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擴展閱讀

苗族和瑤族的風俗習慣:

一、苗族:

1、飲食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子、燕麥等為主食。

2、建築

苗族通常聚族而居,村寨周圍茂林修竹,風景幽美。村寨大多設有寨門,寨內種植有常青的保寨樹。苗族地區盛產木材,因而房屋大多為木結構建築,以瓦或杉木皮、茅草等蓋屋頂。

二、瑤族:

1、飲食

瑤族以玉米、稻米為主食。嶺南四季溫暖,適宜蔬菜生長,園圃冬夏常青,人們終年都可以吃到鮮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蘿卜、辣椒、茄子等;瓜豆類有南瓜、黃瓜、冬瓜、豆角、黃豆、飯豆等;肉類主要有豬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等;油類有豬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2、建築

瑤族是個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通常建在山頂、半山腰和山腳溪畔。瑤族房屋建築主要有四種形式:橫寬式、桿欄式、曲線長廊式和直線長廊式。

閱讀全文

與河池都安瑤族自治縣改衣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田和田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97
江門恩平市跑腿服務 瀏覽:73
瀘州瀘縣箱包改制 瀏覽:99
邢台威縣模擬花 瀏覽:425
吉安萬安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349
金昌金川區綠植盆栽 瀏覽:415
南充高坪區改衣店 瀏覽:682
安康嵐皋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631
泉州晉江市模擬花 瀏覽:688
黔西南貞豐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59
葫蘆島市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895
欽州浦北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227
湘西保靖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3
泰州姜堰區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125
涼山昭覺縣改衣店 瀏覽:571
菏澤市乾洗店 瀏覽:169
商丘夏邑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471
赤峰紅山區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931
黔東南施秉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524
撫州資溪縣長途搬家費用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