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干洗洗衣 >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

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

发布时间:2021-09-22 06:40:20

『壹』 壮族的来历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时始称僮人、撞丁。明、清时与土、依、沙并称。

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县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基于此,我们认为壮族是这些古人类的后裔之—,壮族是土著民族。

从文献记载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岭南生息活动。如《逸周书·王会篇》在记述华南各族向周王朝进贡土特产品时曾指出: “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里所提到的“瓯邓”、“桂国”就是当时岭南地区的人们。该篇还提到南方的土特产有:“路人大竹,扬蛮之翟,仓吾翡翠,区阳鳌,........”等种。所提到的“路人”、“仓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广西地区。“桂国”《山海经》说:“桂林八树,在番禺之西”,秦时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说:“路音近骆,疑即骆越”;“仓吾”,《礼记注》云:“仓吾于周南越之地,楚吴起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这些人就是岭南地区的原始居民一一壮族先民之一。西瓯、骆越这两大部落,自东汉以后,逐渐演变为乌浒、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实为一脉相承。(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澜。

『贰』 壮族为什么从布依族分出去了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
壮族
先秦时期,广西地区有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壮族聚居地区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叁』 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瑶族的传统是盘王节。

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

瑶族的文化:

瑶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生产习俗也不同。在自然条件较好、汉族影响较大、瑶族占瑶族人口大多数的湘粤桂等地,农业是主体,林业也是副业,其生产习俗与汉族、壮族相似。

耕种旱地与水田,犁耕已占有较大的比重。生产工具全为铁制,基本都是瑶族自己制造的,只有少量从外购进。种类有弯刀、镰刀、扁刀、柴刀、砍刀、挖刀、锄、梨、耙、斧、禾剪、括子、石磨、水碓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瑶族

『肆』 56个民族各有什么特点

1、汉族104 248万人,占中国人口的92%。是中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中国。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汉代开始称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国,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对世界文明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称于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有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与各兄弟民族发展了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2、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占70.4%)、吉、辽、黑、新、甘、青、宁、冀、豫等省区。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善畜牧、骑射,住蒙古包。汉文帝时,王昭君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促进胡汉民族团结,自古引为佳话。

历史上,蒙古族曾出现过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数学家、天文学家明安图等代表性人物。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其后忽必烈建立元朝。1947年,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民族经济、文化,蒙古族聚居地区工农业迅速发展,草原牧区面貌大为改观,实现定居放牧。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文已有700多年历史。每年夏秋之际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日。

3、回族860万人。17.7%回族聚居宁夏,其余大多数散布全国,以甘、豫、冀、青、鲁、滇、皖、新、辽、京、津等省(市)区较多。1958年在宁夏建立省级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是公元713世纪以后,中亚、波斯、阿拉伯人部分迁居我国西北,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相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教历十月一日开斋节与十二月十日的古尔邦节是其两大盛节。

4、乌孜别克族1万多人。新疆占99.9%,散居新疆85%以上市县城镇,部分分布在农牧区。其余散居在京、甘等省市。17世纪起陆续从中亚细亚安集延、浩罕等迁入中国形成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曾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城镇的多经营商业、手工业(丝绸业等),居住乡村的经营农牧业。妇女善刺绣。乌孜别克族头戴各式瓜帽,喜喝奶茶。乌孜别克族舞蹈轻盈,音乐悠扬。

5、藏族459万人。分布在西藏(占全国藏民45.9%)及川(23.7%)、青(19.9%)、甘、滇等省部分地区。西藏、川西藏族分别自称博巴和康巴。唐代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地区,并与唐文成公主和亲,成为千余年来藏汉民族团结的佳话。

西藏1959年废除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成立藏族为主体的西藏自治区。藏族多从事农牧业。使用藏文。宗教多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藏族文化遗产丰富,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节日。藏民习俗 喜穿藏袍长靴,饮酥油茶,主食糌粑。

6、俄罗斯族1万多人。新疆占59.8%,主要居住在伊犁、阿勒泰等地。内蒙古占32.4%,其余分布在黑、辽、京等省市。18世纪以后陆续从俄国迁来。

俄罗斯族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俄文。主要从事商业、服务业和园艺、养畜、养蜂业等。生活习俗、服饰等基本上与独联体俄罗斯民族相同。多信东正教。民风勤奋。不少人在邻邦俄罗斯有亲戚。

7、维吾尔族721万人。全国99.8%的维吾尔族人口聚居在新疆,大多数分布在天山以南的绿洲,其余分布在湘北常德等地。1955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史称回纥。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字。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新疆维吾尔族有经营农牧业和手工业的悠久传统,擅长植棉和瓜果园艺业。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汉唐丝绸之路开通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口头文学阿凡提的故事广为流传。民族节日有古尔邦(库尔班)节、肉孜节等。

8、鄂温克族近3万人。内蒙古占88.8%,主要聚居区在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余分布在黑龙江和北京等省市。鄂温克族曾有索伦、通古斯等称谓。鄂温克是本民族自称,为通古斯语大山林中的人们之意。

民族种源与北魏时黑龙江上中游的室韦及唐代贝加尔湖东北林区的鞠部落有渊源关系。牧区通用蒙古语文,农区通用汉语文。饲养驯鹿有经验。宗教信仰萨满教为主,有的残存着对熊的崇拜。鄂温克人好客,口头文学丰富,民歌悠扬,舞蹈豪放。

9、苗族740万人。贵州占49.8%,主要聚居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湘、滇、川、桂、鄂等省区。苗族过去因居地、服饰不同而有不同称谓。新中国依照人民意愿,统称苗族,是古代“南蛮”的后裔。

尊奉始祖蚩尤,为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封建王朝时期有的苗区尚为中央政府管辖不了的“生界”。

苗族的飞歌、芦笙舞享有盛名。苗族祀奉祖先,崇拜自然。苗族节日多,主要有十月苗年和纪念民族英雄亚努的四月八。

10、德昂族近2万人。云南占99.3%,主要聚居地在德宏的潞西、临沧的镇康。唐代“朴子蛮”的后裔。曾用名崩龙族。通用傣文、汉文字。宗教信仰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茶,有古老茶农的美称。传统手工艺制作银器。德昂族嗜饮浓茶。

住宅多竹楼。有较丰富的口头文学成果。民族乐器有芒锣、象脚鼓等。

11、彝族657万人。云南占61.7%,其余分布在川、黔等省。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不同地区还有撒尼、阿西等自称。彝族与隋唐时的乌蛮民族有渊源关系。原有象形表意的老彝文,1975年确定800多个规范彝字,在凉山州推广使用。

彝族文化绚丽多彩,发现有许多彝文抄本、碑刻、铸铜、医学著作,天文历法、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都有独特的创造。彝族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奉祖先,并受道教、佛教影响。夏历六月廿四日的火把节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2、保安族1万多人。甘肃占97.1%,主要聚居区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新等省区。是元明时期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设保安营,在同周围回、汉、藏、土各族长期交往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通汉语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冶铁、制作保安腰刀有名)。习俗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擅长吹奏丝竹乐,喜唱“花儿”和宴席曲,舞姿刚健。

13、壮族1549万人。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1.3%)及滇、粤等省。壮族由古代百越民族发展而来。自称布壮,原汉译为僮,1965年改为强壮的壮。壮族历史上出现了明代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将领萧朝贵、右江人民革命领导者韦拔群等杰出人物。

1955年创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壮乡源于秦汉的铜鼓、岩壁画和源于唐宋的壮锦很有名。壮族民风兴尊老祭祖、热心公益。民间喜对唱山歌,三月三歌墟远近闻名。中元节是壮族地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

14、裕固族1万多人。甘肃占96.0%,主要聚居区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新、青等省区。是古代河西回鹘后裔同蒙古、汉等族长期相处发展形成的民族。

通用汉语汉文。宗教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裕固族从事畜牧业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织绣、造形艺术。多民间传说故事。民歌曲调优美、内容丰富。

15、布依族255万人。贵州占97.3%,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其余分布在滇、桂等省区。布依族旧称仲家,自称布依。由古代百越民族分支发展形成的。曾创制新文字。多通用汉语汉文。

崇拜自然,祀奉祖先。布依妇女善纺织、蜡染。布依族口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歌舞,山歌内容形式多样,常以歌代言。民族节日六月六是仅次于春节的盛会,相传为纪念布依族起义领袖的节日。

16、京族近2万人。广西占86.9%,主要聚居北部湾内京族三岛上。其余散布在黔、粤等省。京族曾被称为越族,1958年按本民族意愿称京族。

京族有本族语言及土俗字,但很早以来就通用汉语文。主要从事渔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宗教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京族青年男女喜对歌,舞蹈有跳天灯,民族乐器独弦琴音色悠扬。

17、朝鲜族192万人。吉林省占97.1%,最大的聚居区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黑、辽等省。是1719世纪中叶起至20世纪初从邻国朝鲜迁居中国的民族。朝鲜族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对我国东北水田开发有所贡献。

朝鲜族早在15世纪时就创造了文字,由40个音素字母拼写迭成方块形文字。朝鲜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文化教育较发达,人们喜好本民族歌舞及摔跤、荡秋千、压跳板等体育活动。朝鲜族喜着素白色服装。特色食品冷面、泡菜。

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和信奉孔孟的儒教。民风尊老爱幼、讲礼貌、讲卫生。

18、塔塔尔族0.5万人。新疆占99.9%。塔塔尔族与古代鞑靼人有渊源关系。曾用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但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北疆城镇的塔塔尔族多经商,一部分人从事手工业或畜牧业。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民族音乐舞蹈节奏鲜明活 泼。还兴赛马、摔跤、拔河等民族体育活动。

19、满族982万人。辽宁占50.4%,其余分布在冀、黑、吉、内蒙古、京等省市自治区。17世纪中叶清朝定都北京后大批满族人入关,满汉民族文化融合,和各兄弟民族一道为祖国的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出现了康熙帝玄烨、曹雪芹、老舍、程砚秋等杰出人物。曾有满文,现普遍习用汉文汉语。满族重视礼节。曾信奉萨满教、盛行祭祖祭天。民族体育活动有跳马、滑冰等。

20、独龙族0.6万人。云南占95.3%,主要聚居区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黔、川、粤等地。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事采集、狩猎业。独龙族人好客、讲信用。过去有纹面的习俗,相信万物有灵。民族节日腊月过年,跳牛锅庄舞。

21、侗族251万人。贵州占55.7%,集中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其他分布在湘、桂等省区。1958年曾创制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侗文字。现在侗族人多能用汉语汉文。侗族擅营杉木林业。妇女善织侗锦。

有优良的木结构建筑艺术传统,侗乡风雨桥、鼓楼独具特色。侗族善歌,尤以演唱悠扬的大歌著名。侗族民风有敬老爱幼、热心公益的传统。侗族节日有春节、祭牛节、吃新节等。民间崇拜祖先,信奉圣母神灵。

22、鄂伦春族0.7万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占51.9%)、内蒙古的鄂伦春自治旗(占44.5%),其余散布在辽宁等省。自称鄂伦春,为山岭上的人之意。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山区,现基本定居,狩猎驯养结合,多种经营。

一般通用汉语汉文。鄂伦春人纯朴好客。男女都善骑射。妇女善刺绣和制作皮制品和桦皮器皿。男女老少都善歌舞,编唱民歌、仿动物起舞。

23、瑶族213万人。广西占62.2%,集中分布在都安、金秀、巴马、大化、恭城等瑶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湘、滇、粤、黔等省。是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形成的民族。过去有过山瑶、盘古瑶、茶山瑶等多种称呼。狩猎业也占有一定地位。还精于染织、刺绣。瑶族爱唱歌,节日几乎月月有。宗教信仰盘瓠,是原始图腾信仰的残余。

24、哲族0.4万人。88.2%分布在黑龙江省,其次在吉林省。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汉文。赫哲族长期在三江平原完达山区从事渔猎生活。

解放后在国家扶持下,民族兴旺起来。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传说故事,普遍喜好音乐、即兴编词歌唱。

25、白族159万人。云南占84.9%,主要聚居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其余分布在黔、湘等省。白族自称白尼。明清以后称民家。白族历来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普遍使用汉语汉文。白族擅长农业,并创造了灿烂的白族文化,如大理三塔、剑川石窟、鸡足山佛教建筑群等。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是白族盛大节日和街期,另一个盛大节日是六月“火把节”。白族的民族音乐、戏曲独具特色。信仰佛 教。

26、门巴族0.7万多人。95.4%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地区。门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现也成为门巴族的自称,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族人大多通晓藏语藏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牧业和狩猎业。有少量手工业,擅长制作木碗、藤器。

门巴族与藏族长期往来,生活习俗相似,关系密切。男女都着氆氇长袍,足登软底皮靴。吃大米饭、辣椒,也吃糌粑,喝酥油茶。

27、土家族570万人。分布在湘、鄂、川、黔等省。主要聚居区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绝大部分人通用汉语汉文。土家人织造技艺较高,与“摆手舞”被称为土家艺术之花。

土家族受汉族影响较深,许多习俗同于汉族。大端午、六月六等节日都要祭土王。山歌对于土家人几乎是人人会编会唱。

28、藏族0.2万多人。96.8%集中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其余散布在川、黔、辽等省。少数人通晓藏语藏文。主要从事农业,兼狩猎,擅长射箭,竹编工艺精巧。妇女戴银、铜制耳环手镯。主食大米饭,也有糌粑。宗教信仰喇嘛教(藏传佛教)。

29、哈尼族125万人。云南占99.5%。曾有和尼、哈尼、*尼等不同的自称。自称哈尼的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称*尼的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和澜沧。1957年创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哈尼族人善种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

常用自己染织的青布制衣,男子以黑或白布裹头,妇女系绣花腰带。宗教信仰多种自然神。哈尼历法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即是过新年。哈尼人能歌善舞。

30、基诺族1.8万人。99.0%在云南省。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乡。其余分布在川、湘等省。基诺族自称基诺,过去汉译为攸乐。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本民族文字。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普洱茶)。

关于基诺族的汉文记载始于18世纪。传说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地方迁到基诺山区的。20世纪50年代基诺族尚保留氏族社会的古俗,长老在村社里有崇高威望。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人喜歌舞,每当节日兴会,长者乘兴高歌,少者随之翩翩起舞。三月间过年,是基诺族重要节日。

31、哈萨克族111万人。新疆占99.8%,主要聚居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余分布在甘肃。哈萨克族是由古代突厥人、契丹人等长期相处发展形成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解放后创制并推广使用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民情耿直好客,有的人信伊斯兰教。民族体育刁羊、摔跤、骑射、姑娘追等大都为马上功夫。

32、土族19万人。青海占84.8%,主要聚居区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滇、黔等省。旧称青海土人。该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古代吐谷浑、蒙古诸族有渊源关系。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汉语,用汉文。

土族早期从事牧业,长于养羊,明代以后多经营农牧业。宗教信仰喇嘛教。土族擅长歌舞体育,一年多次的花儿会是他们对唱花儿的盛大节日。

33、傣族103万人。云南占98.4%,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川、粤等省。关于傣族先民早在汉晋时就有史籍记载。傣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原傣文字1954年作了适当改革。

傣族善种水稻和热带作物。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妇女传统着装短衣筒裙。傣家民居竹楼颇具特色。清明前后的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传统节日,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傣族能歌善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34、克孜族14万人。新疆占97.9%,主要聚居区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黑龙江省。《史记》称属于匈奴的坚昆。清初称布鲁特(准噶尔语为高山居民之意)。经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解放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今居南疆者通用维吾尔语文,居北疆者通用哈萨克语文。宗教信仰伊斯兰教,部分信喇嘛教。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经营农业。

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号称网络全书的史诗《玛纳斯》。人们好客、重礼节、善歌舞。柯尔克孜族历法年初的诺劳孜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5、黎族111万人。海南省占92.0%,主要聚居区在海南岛中部、西南部各黎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湖南等省。黎族是从古代百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唐时称黎人。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1957年曾创制黎文。许多黎族群众兼说汉语。

黎族对海南省农业开发作出了贡献。黎族妇女精于以木棉纺织黎锦。黎寨多同姓聚居,口头文学丰富,人们能歌善舞,黎族民歌曲调优美。

36、维尔族12万人。内蒙古占58.7%,主要聚居区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其余分布在黑、新等省区。17世纪中叶曾在黑龙江上英勇抗击沙俄侵略。相当多的人兼通汉、蒙、维、哈语。清代多用满文,民国以后普遍使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牧、猎业,妇女善织绣,制作狍皮坎肩。宗教崇拜自然。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人们喜好歌舞。节日盛装绸衣套坎肩,着装与清初满族相似。

37、傈僳族57万人。云南占96.9%,傈僳族主要聚居区在滇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四川。1957年改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主要经营农林业。过去傈僳族信奉自然万物神灵,有的残余民族图腾崇拜。住房为竹木结构,中置火塘。傈僳族善歌舞,每年十月“收获节”,狂饮高歌,通宵达旦。

38、习族16万人。广西占98.1%,主要聚居区在桂北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黔、湘、粤等省。多通壮语、汉语和汉文。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人从事采煤业。妇女精于织造围裙、背带。人们喜唱山歌和彩调戏。

习俗有本族特点,也有一些近似汉族壮族。崇信多神,节日较多,民族节日以庆丰收、保平安的“依饭”最隆重。

39、畲族63万人。福建占54.6%,其余分布在浙、赣等省。多与汉族杂居。自称山客。现通用汉语文字。种植稻茶富有经验。民间工艺善刺绣、编织。山歌被称为畲族文化明珠。畲族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民族节日三月三祀祖。畲族宗族祖杖雕刻有龙头,是其图腾信仰的标志。

40、羌族20万人。四川占99.1%,主要聚居区在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古老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 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通用汉文字。主要从事农牧业,擅长打井和石砌建筑技术。

传统工艺有挑花刺绣、编织等。羌族人民能歌善舞,伴奏乐器中的竹笛,称羌笛,是我国著名的古乐器之一。

41、佤族35万人。云南占96.9%,西盟、沧源一带阿佤山区是我国佤族主要聚居地区。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佤族经营农业为主,人们乐歌善舞。旧日信仰多崇拜山川神灵。

42、布朗族8万人。云南占99.2%,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布朗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种茶(普洱茶)。宗教信仰小乘佛教。布朗人喜跳刀舞,青年人喜跳集体舞“圆圈舞”。口头文学主要有抒情叙事诗。

43、高山族约40万人。台湾省占82.0%,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山区和台东纵谷。其余分布在福建省沿海城市。无本族文字。高山族聚居村社有公有土地。主要经营农林渔猎业。善雕塑、制陶、编织等工艺。

民情豪放,善歌舞,有独特的舞乐形式杵杵乐,妇女手持长杵绕石臼舂米,伴以悦耳歌声。有的还存在蛇动物图腾残余。

44、撒拉族9万人。青海占97.8%,主要聚居区在海东地区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称撒拉尔,由元代迁入青海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通用汉语汉文字。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撒拉族山歌花儿受藏族影响,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


45、拉祜族41万人。云南占99.4%,主要聚居在滇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地。1957年改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擅长狩猎,农业以茶、药、剑麻等的种植为主。传统的芦笙舞,口头文学陀普科(谜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民间曾信奉大神,清初起大乘佛教传入并流行。

46、毛南族7万人。广西占98.2%,主要聚居区在桂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80年代中期族名用字由毛难改为毛南。通用汉、壮语和汉文字。主要从事农业,有饲养菜牛(食用牛)的丰富经验。擅长雕刻、编织。热情待客,喜好歌唱。祭祀神灵、祖先的五月庙节是毛南族特有节日。

47、水族35万人。贵州占93.0%,主要聚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通用汉文字。古时有水书,仿汉字反写,又称反书,仅限于宗教活动使用。水族主要经营农林业。传统佳酿九阡酒。水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喜爱铜鼓舞、芦笙舞、大歌、酒歌等歌舞。妇女喜戴银饰项圈手镯。

水族历法以阴历九月为 岁首,阴历十一月的端节是水族最大节日。

48、仡佬族44万人。贵州占98.2%,以黔北道真、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分布较集中。通用汉语及相处较多的其他民族语,普遍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多民间故事、诗歌、谚语,音乐舞蹈优美朴素,“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生活习俗与本地汉族相似。

49、东乡族37万人。甘肃占83.3%,主要聚居于临夏的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新疆、宁夏等省区。是由13世纪进入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的蒙古人与周围回、汉人长期共处发展形成的民族。通用汉语汉文。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东乡族几乎人人都爱编唱“花儿”,其曲调高亢悠扬。习俗近似居住西北的回族。


50、锡伯族17万人。锡伯族自称锡伯,为古代鲜卑人后裔。有本民族文字。有的通用满、汉、维、哈语。锡伯族原是游牧民族,后发展农业,兼营畜牧业。民间文学神话传说丰富,锡伯族能歌善舞。爱好摔跤、骑射等民族体育活动。节日与汉、满族大致相同,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举行庆祝活动。

51、纳西族28万人。云南占95.6%,主要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了象形的东巴文字和带音节的哥巴文字,但仅为巫师使用。1957年又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

当今也通用汉语汉文。兼营农牧业、手工业务和商业。宗教信仰有东巴、道、佛、基督教等多种。纳西族绘画、雕塑、剪纸等技艺较高。纳西人喜歌舞。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七月骡马会等。

52、阿昌族近3万人。云南占99.7%,兼通汉语或傣语,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擅于种植水稻,打制铁器技艺高。阿昌族民间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对歌和象脚鼓舞、猴舞广为流行。工艺美术刺绣、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做工精细。

53、景颇族12万人。云南占99.4%,主要聚居区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以刻木结绳记事。近代创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民风爽朗、朴实,人们能歌善舞,有的是千人以上的集体舞,伴以鼓乐。过去多信仰万物有灵。男女着装黑色对襟短上衣,妇女围艳丽的围裙,喜戴银饰物。

54、塔吉克族3万多人。99.9%分布在新疆。主要聚居区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许多塔吉克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塔吉克族把山鹰看作英雄的象征。重要节日有春节、古尔邦节等。

55、普米族约3万人。云南占95.3%,主要聚居区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1960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正名为普米族。原是青甘川边区的游牧部落,后来农业逐渐占居主要地位,兼营畜牧。通用汉文。

宗教信仰喇嘛教,崇拜多神,祭祀祖先。普米族能歌善舞,婚丧喜庆都举行对歌。普米族大过年即过春节,届时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

56、怒族近3万人。云南占98.0%,主要聚居区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怒族人大都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行狩猎、采集业。崇拜自然,基督教、喇嘛教等各有所信。怒族人喜歌舞,以此表达喜怒哀乐。服饰特点,妇女耳戴垂肩大铜环,成年男子腰佩砍刀,肩背弓弩。

(4)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扩展阅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统计的有56个,然而还有很多民族由于语言、文字、文化的失传,慢慢的被汉化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化了。

而在56个民族之外的其他很多存在争议的民族,仍享受着少数民族的待遇,就算还是少数民族,各地的同一种少数民族,比如苗族彝族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别,总之56个民族只是一个比较官方的统计,56个民族外的还有很多。

『伍』 瑶族的风俗习惯

  1. 瑶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瑶族男女服装习惯、瑶族居民的饮食习惯、瑶族的结婚习惯等。

  2.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

  3. 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利用“鸟盆”捕捉候鸟,腌制为酢,是款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4.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


拓展资料

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

『陆』 求婚的民族习俗

习俗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前仪礼是多种多样的。从提亲到举行婚礼之前有许多的讲究。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千差万别所以婚前仪礼也就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大体上和汉族古代的六礼差不多,只是具体程序和内容有增有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中有许多仪礼。如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礼、丧葬仪礼、生日礼、寿礼等。这种种仪礼。在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直接和人生仪礼有关。一般都是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婚姻问题才提上议事日程。
婚前成人礼
成人礼,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曾盛行过。它是一个人生理发育成熟时所举行的仪礼。人类学资料告诉我们原始部落的成人礼是非常复杂的,有时还显得十分残酷。成人礼的主要目的是使受礼者经历种种生理和意志上的磨练。并通过这种磨练的考验,将他们接纳到成人社会中来。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人生仪礼中的一种象征仪式。
中国古代婚俗中,青年男女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要举行成人礼。为男子举行的成人礼叫“冠礼”,为女子举行成人礼叫“笄礼”。《礼记》中说:“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这种冠笄之礼,在中国的朝鲜族中保存得比较完整。朝鲜族的冠礼又叫“三加礼”,即当男子在举行成人礼的时候要三次更换礼服。按顺序有“初加”、“再加”和“三加”三种礼仪。举行初加礼时,先给受礼者梳发髻,并在发髻上罩上网巾,然后加冠。几天之后,举行再加礼。这时将初加时所带的冠巾除去,换上纱帽。实行三加礼时,在纱帽下再添一个幞头。如上三加礼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每次都由主礼者诵读祝词。冠礼结束后受礼者到宗族的祠堂向长辈致礼。女子行笄礼比较简单,盘发插笄即可。朝鲜族的这种成人习俗可能受到古代汉族礼仪的影响。
基诺族婚俗
云南省的基诺族,把成人礼看做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转折。一个男子,只有在举行完成人礼之后,才可以成为村社的正式成员才可以参加未婚青年的成人组织“波勒”,才可以改装易服,穿上绣有象征月亮花卉的衣服,挎上绣有月亮标志和几何花纹的“筒帕”(背包),和姑娘们进行交往。
基诺族的成年礼至今仍保持着十分古老的传统方式。成人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首先,在举行成人礼时受礼者面前的桌子上要放上用芭蕉叶包好的小肉包。小包里面的肉是剽牛祭祖时的祭品。接受成人礼的人获得这种祭品,如同得到了祖先的承认、批准和保护。
其次,要对接受成人礼的人施行种种考验。具体的做法是:青年男女组织的成员在受礼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其施行突然袭击。他们将受礼者捕获, 并押往群情鼎沸的会场, 制造一种恐怖气氛,以表示受礼者和童年时代的告别。
其三,是对受礼者施行教育。通常由族中的长老带领大家唱本民族的《创世记》:或歌唱传统的生活习愤和应当遵守的法纪;或歌唱本民族的生产过程和经验。以此教育青年们懂得如何恋爱和遵守传统的社会道德。
彝族婚俗
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少女的成年礼。是举行换裙子的仪式。成人礼所换的裙子,是成年的标志。彝族少女的成人年龄,一般规定在15—17岁之间,而且大都是单岁换裙子。换裙子的仪式非常隆重,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
凉山彝族的投裙子仪式有许多禁忌。特别在是举行换裙子仪式时,不许任何男子在场。 换裙子之前,姑娘的辫子一般是单辫,穿浅颜色的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 而在举行换裙子仪式时,姑娘必须梳成双辫,戴上头帕,并且换上红、兰、黑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的长筒百招裙。举行过换裙子仪式之后,就意味着成年,也意味着可以谈恋爱,找情人了。
类似这种女子换裙子,男子穿裤子的成人仪式,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报流行。如侗族的滚泥巴田,傣族的文身、墨齿,也是成年礼的独特表现形式。侗族男孩一生中有三个生日要滚泥巴田。第一次是5岁,第二次是10岁,第三次是l 5岁。侗族谚语说:“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所谓的三次滚泥巴田,就是根据这三句话安排的。前两次由父母带领。到了l 5岁这一次,孩子已长大成人,滚泥巴田的事要由它自己完成,这也是一种考验。
傣族的文身,是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也是对成年男子的一种血的考验。至今在傣族地区,一个文过身的男子,常被姑娘们视为英雄。而没有文身的男子,常常被姑娘们视为怯懦和不勇敢。没有文身的男人,自然得不到姑娘们的喜爱。用植物的汁液染黑牙齿,则是滇西一带傣族男子成人的标志。
成人仪式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成熟,同时也表明他有权承担社会赋予他权利和义务。在婚姻习俗中,成年礼则标志着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开始。
达斡尔族婚俗
中国的达斡尔族,聚居在东北地区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嫩江左岸的莫力达瓦旗居住最为集中。那里北依新安岭,河流纵横。诺敏河等42条河流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绵延起伏的森林中有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平原上盛产大豆、高梁、玉米和小麦;水草肥美的地方是天然牧场。达斡尔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婚姻习俗自然也不例外。

达斡尔族历史上曾实行氏族外婚。婚姻习俗中有这样的规定:同一哈拉(氏族)的人不能通婚。过去还不许与外民族通婚。当今有了许多变化,偶尔也有与蒙古人、汉人通婚的。
在达斡尔族中,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又物色好了对象,这时男方家长请和女方家有亲戚关系的人做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向女方父母介绍男方家的情况,女方父母认为合适时,媒人就斟酒磕头表示感谢和祝贺;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则不让媒人磕头,也不请媒人吃饭。据说,如果女方家请媒人吃饭,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亲事说成后,便准备送“恰安特”(彩礼)。送“恰安特”时,男方家必须请一位比成婚男子大一辈的人,赶上车,同未来的女婿一起,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去。女方家要举行“恰安特”宴,招待亲朋好友。一般的“恰安特”包括猪、白酒、糕点等,最重要的是要送一匹带有缰绳的马和一头乳牛给女方的父母,表示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思的感谢。
在送“恰安特”的宴会上,男方赔礼人要致传统的祝词:
贵方的少女,
我方的郎,
千里姻缘系双方。
选定这良辰吉日,
我将微薄的恰安特献上。
山间的幼松稚柏,
今已挺拔健壮
英俊美丽的少男少女
都已长大而且年龄相当。
为祝贺两家美好的亲事,
我把喜酒斟满举起,
光临的众族胞和亲戚,
请接受这虔诚的心意。”
女方的父母接过陪礼人道过来的酒,回敬道“为着我们联姻和睦路途遥远让你们饱受辛苦,送来的恰安特项目,请求你代我向族人们备述。”于是陪礼人接着唱道:
恕我们礼物的微薄
带来了七条生命的恰安特。
这颗虔诚的心,
深深感到忐忑不安。
带给男亲家的礼,
有带缰绳的宝马一匹,
它有星辰般的限睛,
苍狼一样的耳朵;
它有干犴达犴似的飞腿,
水獭一般的毛色:
那奔跑驰骋的动作,
轻捷灵活,狐狸也难比过;
泽地草丛上从不栽跟斗,
飞岭过岩不失前蹄;
只需要喝一声“托”!
能将兔子赶上;
只要呼一声“哲”!
一定能把黄羊赶上。
还带来偶蹄双角的家畜一头
特别献给女亲家,
是补偿乳汁的报酬。
这头两年三犊的乳牛,
日产三顿奶子不发愁。
自养的生猪五头,
自酿的米酒十篓;
熟制的奶皮20张
皮厚均达一指以上;
仿照树木拧做的油炸糕,
不多不少一百二十个。
媪妇们巧做的点心,
无奇无缺整整八个。
以上是恰安特的项目.
由我向亲家一一尽述。
尊贵的您是否如数受用.
请自己来握柄决定。
整个送礼的过程和内容,通过祝词来表达。席间,女婿要给岳父母和参加宴会的老人们磕头。老人们送给新女婿一些钱和钱褡子。女家如果生活富裕,不仅让新女婿将带来的马牵回去,而且还送一匹好马给新姑爷。在如上仪式进行过程中,未婚的姑娘都要回避,她是不能见未婚夫的。
达斡尔族的婚俗,充满了北方民族豪迈,爽直的风格,“恰安特”仪式上的祝词家们,为定亲礼宴增加了不少戏剧色彩。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之一。 “拉祜”是该民族的自称。 “拉”的意思是“虎”。在火边把肉烤到发出香味的程度叫“祜”。因此拉祜族也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实行民族内婚,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在婚姻形式上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多妻为传统所不许。在拉祜族中,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享有充分的自由,很少由父母包办。
民间传说有一对恋人真诚相爱。两家的老人上山打猎,一家打得一头刺猪,一家打得一头马鹿。分肉时,一家看到刺猪毛粗、以为它一定比马鹿大但得到的肉却很少。于是两家产生了不和,不同意儿女们的婚事。这一对恋人最后服毒自杀了。他们死后埋葬他们的
坟堆上长出一棵七里花香树。两家养的蜜蜂专采这棵树上的花蜜。两家的老人吃了蜂蜜,又想起死去的儿女,便哭着来到花香树下两家人又和好了。从此,拉祜族的父母便不再干涉儿女的婚事。拉祜族青年结婚时总是点一对蜂蜡拜堂,表示对创造自由婚姻而死去的这对恋人的怀念。
拉祜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是十分有趣的。如果男青年看中了一位姑娘,总是先要做一番侦察。偷偷地看这个姑娘是否勤快:是否尊敬老人:蹲下时是否双腿并拢等等。如果这些都使小伙子满意就找个机会枪走这位姑娘的头巾。头巾被抢去时,姑娘在后面紧追,企图夺回自己的头巾。而小伙子跑到幽静处便停下来和姑娘对歌,并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在这段间隔时间里,姑娘也在偷偷侦察小伙子的所作所为。看他是否起得早干活是否起劲,走路快不快,力气大不大等。如果女方满意就按时约会。如果不满意,就会失约。被抢去的头巾由长者出面要回。
抢头巾,是拉枯族青年对爱情的一种试探。如果成功,各自回家告诉父母。男方父母得知此讯,赶快请媒人到女家说媒。媒人带着一对蜂蜡、一瓶酒,同时带上一斤烟和茶,来到女方家。如果女方家的人没有说请坐,媒人是不能随便坐下的。等女方家的人请媒人坐下时.
媒人便说:“这里有一点酒,一点烟和茶,我们大家一起来吃吧。”
女方的父母推辞说:“还是你自己吃吧。你到底来我家做什么?”
媒人说:“我是受人之托,来你家分养一个小崽母鸡做种的。”意思是说,我是来求亲的。女方父母说:“我家有是有,就是离不开娘。”
媒人说:“不要紧,我们会很好地喂养她。”
女方父母又说:“如果你家也有小公鸡要配的话,还是我家先喂养三个月吧。”意思是说,这门亲事是同意了,不过要男方到女方家先上门三个月。即结婚后先过三个月的“从妻居”生活。
得到这样的喜讯,媒人的说媒使命就算完成了。然后通知男方家筹办聘礼。如果男方家富裕,给女方家一定数量的酒、肉和米。因为拉祜族实行入赘婚,女方家并不要求很多的彩礼。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贵州、云南、湖南三省,广西、广东、海南、四川和湖北一些地区也有居住的。由于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在历史发展中,各地的风俗习惯产生许多差异,婚俗也是如此。
贵州黔西北一带的苗族,未婚约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和恋爱自由。在踩花山、跳月等大型的民间节日活动中,青年男女可通过情歌对唱寻找伴侣。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可互许终身。同时男方将这一事情告知父母,说媒提亲。除特殊情况外,这里的苗族父母对儿女的婚事一般不加阻拦。提亲时,男方家长请一位男媒(不用女媒),提一壶洒,拿两把面条,一斤白糖到女家去。媒人到了女方家,将礼物放在桌子上,并不马上提及亲事。
等吃过晚饭后,媒人才对女方父母说:“某家请我来提这门亲事青年人互相间的感情如何?我们不晓得。但你家祖祖辈辈都很勤劳心肠又好,你家这个姑嫂又生得乖巧,所以就来提亲,送一壶酒来给你们解渴。”媒人的言辞十分委婉和诚恳。女家老人听了很感动,于是 说:“空手来就行了,何必带洒来呢?”这天晚上媒人就住在女方家中。
第二天早晨,媒人要走了。女方家长假意说:“你把这壶酒拎回去吧!我们没有福气喝呀。”媒人忙说:“留在这里吧,过几天我再来看它。”实际上,是留下礼物,让女方家中再好好商量一下,过几天后媒人再来探询。这算是第一次提亲。
第二次提亲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男方家还是请原来的媒人到女家去提亲。这时女方家长会说:“我家姑娘还小,一不会打床,二不会搓麻,你们的寨子大,若是姑娘不得穿的,到那里就会害羞罗,还是等几年再提亲吧。”媒人则很风趣地说:“人家只是来买个坛子,至于盛坛子的坛箩么,以后由他们自己去编吧,把酒吃了罗!”意思是说,人家主要是看中了你家的姑娘,有了人,穿戴自然会有的。经再三推让,女方家长才打开酒瓶,斟酒给大家喝。至此婚事就算成了八九分。接着媒人又说:“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多谢他家的好酒。我也好回去对他家说,姑娘还小,要留她在家做三年穿戴,以后去安家了,一辈子才有穿戴。”至此提亲的仪式便告结束。男方准备一二年后来娶亲就是了。
有些苗族地区说媒要往返三次。所请的媒人,必须是能说会道的人。
第一次前往女家村寨时,媒人提一壶酒到熟人家中送酒作谢,并请这位熟人代为打听女方是否已经许配人。如果女方已许人,提亲即可作罢。如果女方没有许人,媒人便告诉男方家。
第二次,媒人空着手去女家求亲,并向女方父母说:“某家想娶你家的姑娘背水给他家喝。”这句话似乎很不礼貌,但在离水源比较远的苗族山寨,背水主要是妇女的事,所以背水成了找媳妇的代名词。媒人如此说,女方父母是不会见怪的。这时如果女家用酒招待媒人,就表示谢绝媒人。如果不用酒招待,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媒人高兴而归,报告男方家,可做婚事的准备。
第三次,媒人去女家主要是定结婚日期。结婚日期一般定在秋后。因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提亲仪式往往很简单。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男女两家又都认可,男方家宰一头羊送到女方家,女家退回一半,表示不愿再增加男方的负担,提亲仪式也算告成。
居住在云南文山一带的苗族,未婚的青年男女往往在跳月或踩花山时,对歌相识,真诚相爱。这时,男女双方都必需请煤人向对方家长求亲。男方请的媒人到了女家,要与女方父母商定姑娘的身价,并用带来的酒肉请女方的姑舅表亲吃“平伙肉”。这也算是提亲仪式。从商定姑娘的身价这一习俗来看,这种婚姻还带有买卖婚的性质。
佤族婚俗
中国云南省的酉盟、沧源、孟连和澜沧县,位于澜沧江和怒江之间,这里山岭连绵,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风光。习惯上将这一地区称为阿佤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佤族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比较缓慢。以西盟为主的阿佤山中心地区,还保留者原始公社制残余,刀耕火种,刻木记事。今天,阿佤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日的愚昧、荒凉已不复存在。层层梯田伸入云端,到处欣欣向荣,兴旺发达。
新的生活给佤族婚俗带来巨大的变化。一些青年人已摆脱传统的婚裕。按新的婚俗结成伴侣。但传统的婚俗并没有因此而灭绝,相反还以它独特的民族特色,在佤族中流行着。
佤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定婚,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由恋爱。佤族语言叫“飞玉”,即串姑娘的意思。按照低族的习惯,姑娘到15岁时,就要脱离家庭,和年轻的小伙伴们集中睡在一起。到了晚上,小伙子们带着弦子和竹筚,到姑娘们的住处来串门,弹奏乐器,对唱情歌。有的地方还实行一种叫做“散海”的习俗。散海是佤语,意思是“梳头”。这里所说的梳头,不是指姑娘自己梳头,也不是姑娘给姑娘梳头,或小伙子给姑娘梳头,而是姑娘给小伙子梳头。这一习俗十分有趣。
小伙子们到了姑娘们的住处,先唱一首《梳头调》,请姑娘给自己梳头:
阿妹,拿出你的斧头劈木柴。
请用花梳子给我梳头。
花梳子留在你手上,
你的情意我要带走。
佤族青年串姑娘时的梳头,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梳头的目的是为了青年男女之间能够接近,好窃窃私语。在佤族地区,凡是来串姑娘的小伙子,都可得到姑娘们的这种厚遇。如果梳头的时间拖得很长,就说明双方之间都有了情意。佤族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从这一戏剧性的动作中自然流露出来。
一般来说,通过梳头仪式,小伙子了解到姑娘的态度后,就请一位媒人,并通过媒人送一些钱给姑娘,作为恋爱钱。如果姑娘真心实意地爱这个小伙子,就收下恋爱钱。如果姑娘不喜欢这个小伙子,就把钱退回去。也有的地区小伙子们在串姑娘时,男女双方互赠礼物,男方送给女方手镯、头巾、衣服等。出于礼貌、姑娘必需先收下礼物。即便是自己不喜欢这个小伙子的礼物,也得暂时收下。等这位姑娘和某个小伙子确定恋爱关系之后,再一一退回也不晚。
在佤族中,一旦小伙子向某个姑娘求爱,又得到姑娘的同意,别的小伙子便不再来串门。双方的父母如果不同意婚事时,可以进行干涉,但作为儿女的一方,可以听父母的劝告,也可以自己做主。
婚前恋爱的第二阶段是杀鸡看卦,举行“地亚”礼。
佤族的地亚,是抢婚习俗和宗教仪式相结合的产物。青年男女经过长时间的串姑娘,在媒人的撮合下,表示愿意结成伴侣。双方的父母知道后,觉得还应该让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这时就要举行地亚仪式。举行仪礼时,由姑娘的未婚夫和媒人,再约几个青年伙伴,来到姑娘家。当夜深人静时,媒人示意姑娘走出门口,未婚夫跟在后面,刚一出门,即抢下姑娘的包头巾,假装逃跑,姑娘追上去讨包头,后面的小伙子们簇簇拥拥,把姑娘抡到男家。
到了男家,首先杀鸡敬神,以求得到神的保佑,使婚事顺利完成。过了两天,未婚夫同媒人一起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蓝烟,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娘家,并正式向女方父母求婚。
起初,女方的父母说一些推辞的话,也许会把第一二杯酒倒掉,但最终还是被未婚女婿的诚意所感动,喝下第一杯酒。只要喝了这杯酒,就算答应了这门亲事。
第三阶段是送“都帕”,即送定亲礼。
佤族的定亲礼要送三次,每次都有严格的标准。第一次送氏族酒,规定送6瓶酒,不能多也不能少。其他如芭蕉、茶叶之类,可多可少。这6瓶酒是给同一氏族的各姓当家人吃的,表示同一氏族的人都同意本氏族的姑娘外嫁了。第二次送邻居酒,规定也是送6瓶酒。这6瓶酒是给邻居们吃的、吃了酒的邻居、可以做婚姻的旁证。第三次送开门酒,规定只送一瓶。这瓶洒是专门送给女方母亲的。女方的母亲将这瓶酒放在床头、晚上悄悄地吃。母亲吃了这瓶酒、必然为女儿的幸福向神祈祷。
低族传统的求婚、定亲习裕、包留着许多原始古朴的风貌、也留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痕迹。
瑶族婚俗
瑶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文献记载,瑶族的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休养生息在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史书记载的长沙“五陵蛮”便是瑶族的一部分。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瑶族曾一次又一次被迫迁徙。他们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深山老林中过一山,吃一山,坚苦奋斗,辛勤开垦,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生存特点。
瑶族人口众多,支系繁杂。有的瑶族自称为“勉”,意即“人的意思”。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垴格劳”、“拉枷”、“炳多优”等。居住在各地的瑶族,又因为起源传说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有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蓝淀瑶、背篓瑶、平地瑶等
二三十个族称。虽然通称为瑶族,但各地的瑶族仍喜欢使用习惯了的自称。
瑶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风俗习惯是很独特的。就以婚礼习俗而言,也和别的民族迥然不同。
居住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婚礼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请著名的歌手吟诵瑶语称为“沙商”的《说亲词》。这一说亲词包括定亲、娶亲、嘱亲三部分。《说亲词》采用自由体句式。一般不押韵。但讲究排比对偶和反复。《说亲词》有固定的内容,语言朴实、比喻形象。
在瑶族中,青年男女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别人说合,当他们感情达到愿意结合为夫妻的时候,就告诉双方的家长。双方家长请当地最有名的壮年男歌手充当媒人,主持说亲仪式。一般是各家请两名歌手,男方请的歌手叫“布商”,女方请的歌手叫“赫巴”。布商和赫巴相约见面,通过吟唱《说亲词》来商定婚姻大事。
到了男方家前来定亲的日子。女方家早在大门口摆上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放一个小酒坛、酒杯和一个装有筷子的竹筒。女方请来的赫巴站在桌子旁,恭候男方家布商的到来。桌子上竹筒里的筷子,不是用来夹菜、夹肉的,而是在吟《说亲词)时计数用的。当男方家的布商带领几个贺婚人来到时,赫巴赶快迎上去,表示欢迎。双方致礼后.赫巴回到桌子旁摔起竹筒,一边摇动,一边口诵(说亲词)。诵完一段,便从竹筒中抽出一根筷子,放在布商的面前。布商接着诵答,诵答完一段,将桌子上的筷子拾起来握在手中。这样,一直到赫巴将竹筒里的筷子全部转移到布商手中时,双方才端起酒杯,互相敬酒,定亲仪式就算结束了。
瑶族的布商和赫巴,既是著名的民间歌手,又是出色的祝词赞词家,他们口若悬河,步韵成章,很受瑶族群众的欢迎和尊重。在定亲过程中,代表男方的布商能言善辩,他在婚姻缔结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瑶族的定亲礼个,无论男方或女方家,都十分重视选择胜任此事的布商和赫巴。

『柒』 全州的节日风俗作文

[导游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苑导游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一家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坐落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主体建筑陈列大楼,是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长方体大型建筑,集陈列展览和业务办公于一体,一至三楼用于陈列展览,四楼用于办公。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物苑。整个博物馆用地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34年在南宁创立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当时已初具规模,有固定的馆舍,文物藏品达2万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种新旧图书资料,并举办过各种展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广西省立博物馆几度搬迁,处于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之中,文物损失严重,馆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国成立,广西的文博事业才得到复苏。经过多年筹备,1956年5月1日,广西省博物馆大楼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1958年3月,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省博物馆遂改为现名。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铜鼓遗存丰富,种类齐全,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得以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60多面。其中,一面北流型铜鼓面径达165厘米,重299公斤,被誉为“铜鼓之王”。此外还有80万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时代神秘的大石铲,商代的兽面纹铜卣,汉代写有370多字的《从器志》木牍,绘有神话故事的漆绘铜盆和漆绘铜筒,高115.5厘米的大铜马,形神兼备的铜牛,能消烟尘的铜凤灯以及富有特色的羊角钮铜钟、越式铜鼎、干栏式铜仓等大量出土文物藏品;馆藏民族文物更是丰富多彩,争奇斗艳;革.命文物、古旧字画以及各种传世文物等,也不乏珍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其中线装古籍达3万多册,弥足珍贵。 
新的陈列大楼建成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古代铜鼓陈列》、《文莱苏丹龙辇陈列》等基本陈列。此外,还经常举办临时性的专题展览。民族文物苑作为民族民俗展览向室外的延伸和扩展,建有铜鼓群雕,有壮、瑶、苗、侗等民族的民居和代表性建筑,辅以生产、生活用品原状陈列和民族风味小吃,节假日还组织传统工艺和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除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外,还多次赴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或引进外地的展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出,以此促进文化交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丰硕的成果。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铜鼓史话》、《铜鼓艺术研究》、《广西铜鼓图录》、《古代铜鼓通论》、《广西出土文物》(图录)、《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广西左江岩画》、《百色旧石器》、《广西铜镜》、《广西博物馆古陶瓷精粹》等。此外,发表的学术论文、考古调查报告等也很丰富,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铜鼓研究方面尤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多次组织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该学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在积极筹划对陈列大楼进行改造和装修,增加设施,更新陈列展览,强化服务功能,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变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博物馆。
铜鼓陈列馆
请大家先随我往右手边走,我们来到了东面的展厅,这里了陈列的是广西各地的出土文物及仿制品。它反映了桂林悠久的历史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往左边是铜鼓展厅,其实你自己随便走就行了,里面都是环形的陈列室,不会让客人走回头路的)
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7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劳作生息。距今10万―2万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区活动着的古人类"柳江人"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初期。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刃口。距今1万―6000年前,古人甑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与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约6000―3000年前,广西跨入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大家看到的这些就是广西先民活动室;留下的遗物。请大家往里面走,陈列物品的顺序基本上是按照历史顺序排列的。
一千多年前的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个是一万年前原始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脱壳工具。这种带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典型的越人产品。骆越人所铸造的铜钺类包括靴形钺、扇面钺、风字形钺、铲形钺、圆头形钺等,形状多变、精巧实用,表现了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铲为国内一绝,长舌形,束腰,边沿加工精细圆润,束把处有边牙,以便绑牢。最大的长60多厘米,宽20多厘米。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其设计独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战国铜棺,合浦鸭首流铜魁、凤凰形铜灯、人足形铜盘等,都闪耀者骆越人智慧的光芒。(就讲解几个有代表性的好了,如果有对这个感兴趣的朋友,请PM楼主或者直接去南宁看一下,记得带上学生证,旅专的学生证在那里也可以用,我07年去的时候,学生票三元,博物馆文物苑通票,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涨价)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面的展厅,这里最主要的就是铜鼓陈列馆了。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且有代表寝性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铜鼓文化,奇特而绚丽多彩,它集冶炼、铸造、绘画、音乐、舞蹈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延缓两千余年而不绝·至今我们仍可在许多瑶村苗寨领略到它的风采.堪称一部无字的民族网络全书,墨人类文明史上瑰丽非凡的文化奇观。而广西又是古代铜鼓的大本营.不仅有关铜鼓的历史记载极为丰童,而且至今所发现的铜鼓以种类齐全、数量逾千而冠居全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世界上收集铜鼓最多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60多面。《古代铜鼓陈列》共展出铜鼓60面,涵盖各个年代、各种类型的铜鼓。还有铜鼓伴出器物、模型、复原场景和大量的照片、拓片、临摹图等.从铜鼓的铸造、起源、年代、分布、类型、族属、纹饰和用途等解读了它的内涵,内容丰童.形象生动。深受群众喜爱。
大家请看这里,这是广西北流出土的一面铜鼓,它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堪称铜鼓之王。目前呢,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
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按照名史家黄现璠所撰《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铜鼓的花纹,反映如下几个意思:
(一)反映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壮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阴阳雨雪的变化,知道与太阳有密切关系,但不了解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太阳极为崇拜,壮族民间传说中还有“太阳与月亮的传说”。解放前有的壮乡还挂着“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画以太阳,反映了农业生产必需阳光。
(二)反映对雨水的渴望。铜鼓上的连续回旋形构造.方形的叫雷纹,圆形的叫云纹,这是壮族先民在农业耕种中对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变,商周时代把它加以发展.装饰在铜器上,铜鼓用它作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先民一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雷纹影响最大,为求雨多建雷庙,解放前南宁亭子立有雷庙,古时壮人还有定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的。
(三)作为图腾崇拜的反映,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铜鼓为壮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饰蛙就是图腾崇拜的象征。东兰县解放前每年还举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于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等,都与农业人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有关。
(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传说。如竹节纹,《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说:“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经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铜鼓面上刻有竹节纹,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还保存竹王的传说和崇拜。
(五)反映壮族先民的生活和环境。《旧唐书·地理志》说: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县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按温水即南盘江。南盘江与红水河相接,因此,温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骆越水。划船纹跟濮族住于濮水有关。其他如水波纹,亦跟濮水有联系。
此外.鼓面中的立体骑马纹,古代壮族人也有骑马之习惯。明称广西为陆梁之地,宜于骑马,产马也多。作为铜鼓花纹以反叫反映壮族人民战斗的骁勇。
广西民族民俗展览
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民族民俗展览荟莘了广西壮、瑶、苗、侗、水、仫佬、毛南、京、回、仡佬、彝等11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重点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绵、蜡染、刺绣、挑花、建筑和些一些重大节日的实物、照片、模型场景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绚丽多姿的壮锦,其中有壮锦被面、壮锦挎包、壮锦壁挂,还有壮族人使用的织锦机,壮族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三月三”歌圩场景,你还可以看到能工巧匠的侗人建造的“风雨桥”、“鼓楼”、侗族的“芦笙踩堂舞”、“多耶”、“百鸟衣”以及“好五色衣裳”的瑶族五彩缤纷的服饰文化等。这个展览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掀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热潮,曾先后到深圳、广州、北京、美国等地做巡回展出,让国内外观众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广西,认识广西各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
(不记得在一楼还是二楼了,印象中是在二楼,可是我看到的资料上说是一楼,反正是在东边展厅了。有知道的朋友请回帖告诉我啊)
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是在2006年1月26日建成对外开放的展示文莱苏丹龙辇仿真品的专题陈列馆,2005年10月,文莱苏丹陛下应允并授权文中友好协会,将龙辇以1:1仿真复制后带到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示,并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赠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体现文莱苏丹陛下对博览会的尊重与支持。博览会结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专题陈列馆保存此龙辇,以此传承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大家可以近距离地看一看,它象征着文莱国家的权利,雍容而华贵。
出了博物馆我们就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苑了。
桥无风雨漾晴波,秀发榕丝赛袅娜。
盛世丽人闲日月,云棋黔酒桂山河。
敢冒逆光留玉照,偏行竹径听瑶歌。
借得明眸裁锦绣,何须千里剪青罗!
这首诗是广西著名作家王云高所作,可以说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苑的最好写照了。
广西民族文物苑建于1988年底,占地2.4万平方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民族民俗文物展览、陈列的延伸和扩展。文物苑荟萃了广西壮、瑶、苗、侗等主要少数民族文化之精华,是了解这些民族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窗口。
请随我一起走进富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大寨门,在我们面前是一座极为壮观的由几面典型的古代铜鼓组成的大型雕塑群。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古代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珍贵历史文物之一,故广西素有“铜鼓之乡” 的美称。铜鼓有着几千年历史,它浑身独特的图案,凝聚着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各种神奇传说,吸引人们去探索去寻味。设计者可谓匠 心独运,把这座建筑的外形设计成铜鼓形,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 “铜鼓楼” 。

请大家往这边看,草坪上有一对跃跃欲跳的双蛙雕塑,那叫“累蹲蛙”。它来源于广西古代铜鼓上的立 体装饰。据史载,青蛙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它被当做预报风雨的神灵和吉祥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广西的东兰、巴马、凤山一带壮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都举办热闹非凡的“蚂拐节”。蚂拐,是壮语对青蛙的称呼。大年初一壮族人都上山找蚂拐,人们唱着蚂拐歌祈祷丰年,然后立幡送蛙上天。壮族人民对青蛙的保护,有很朴素的环保意识,值得发扬!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尊呈三面体的石雕,它由三只张嘴朝上、形态奇异的怪兽组成。这就是“怪兽铜镇”,也叫“汉铜镇”,是根据在广西合浦县汉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铜镇”放大制造的。民间普遍认为“铜镇”有镇邪、避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它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书画之宝。
踏上青石小路,掩映在竹林深处的建筑就是壮族民居点。我们都知道,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壮族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系列以干栏吊楼为主导的建筑体系。“干栏”是壮语对房屋的称呼。这座干栏是从龙胜壮族地区壮族民居原样搬来的,连房屋周围的菜园、禾坪、果树、池塘、后山等都基本上是按原貌设置的。它使用南方民居中普通的穿木构架,高三层,小青瓦屋面。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近耕地而不占农田,靠山不受水淹。岭南地区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弥漫和猛兽横行,为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而建成的这种坚固的干栏,朴素实用,美观大方。房屋宽敞舒适,给人明快开朗的感觉。
房屋的底层,存放着鸡笼、犁耙等。底层并不高,踞着脚就可以触及上层木板,主要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和农具,一架木梯与楼上相通。
第二层为居住层,有卧室、火塘、作坊和晒台,内部的摆设完全是按照壮家人的生活习惯而布置。居住层平面布置很讲究,区域布局严格,从前厅进人堂屋,面对祖宗神位,上设神龛,神位后面安排居室,长辈住正中居室,灶塘在中堂右侧,火塘边伸出晒台。主人的卧室中,两把太师椅靠窗而放,旁边放着竹编的婴儿车;左边是一具古香古色的雕花大木床,床上的被盖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床前摆着几个装衣服的竹箱子,卧室右边是存放食的厢房。对面房间放置着一把椅子,一张矮木床,那是儿子居室或作客房用。神龛的左边是织锦房,里面摆着一架古老的猪笼式织锦机和纺纱机,这肯定是俏丽聪明的媳妇纺纱织布的地方。房子的板壁上挂着各种色彩艳丽、图案优美的壮锦,那是她们的作品。
第三层是阁楼层,不住人,用来贮存谷物和存放不常用的生活、生产用具。壮楼的后门最有特色的是壮族的水动着米坊。“臼”是一个用石头凿成的石沟,“杵”用石头或木头做成。平时,壮家人在出工前把当大要吃的谷子放在“臼”里,用竹片从山上引来山泉,泉水带动作上下运动着米脱粒,巧妙地利用了水力,可谓省时省力。
在壮族民居右侧,有一尊大青铜马塑像。这是根据1980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在贵港市风流岭西汉墓中发掘出来的大铜马的仿制品。整匹马造型别致,体态匀称,比例恰当,逼真传神,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马的肌肉丰满,四肢刚健,昂着头,竖着耳,张嘴掀鼻,右前腿提起,作奔驰嘶鸣状。原件是用青铜空心浇铸的,全身由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装配而成,各段之间用铆钉固定。据史载,西汉时期,广西的文化就较为发达,从全区各地先后发掘的多座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证实了这一点。
铜马左侧陈列着一座大铁炮,简称“要塞大炮"。大炮由铁环轨、铁轮、炮筒和炮座组成,高3.37米,是1891年由德国制造的。清末光绪年间,为加强边境的防护,清政府从德国购买了一批大炮,架设在各要塞炮台上。这门大炮是1958年从凭祥镇 南关(今友谊关)的镇北炮台搬迁回来的,1989年3月从博物馆 搬迁到文物苑内。
沿着羊肠小道迂回曲折来到苗寨。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寨口有芦笙坪,坪上的柱子叫“图腾柱”,柱上皤龙缠。绕,金鸡立顶,腰伸牛角,每村竖一柱,它是苗族的吉祥物和象征。苗寨的主体建筑物是吊脚楼。这是根据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料修建,底层敞开并设有围边,平时可作通道和堆放杂物用。吊脚楼的每个桩头都雕刻有花果图案,门窗上装饰物图案十分精美,槽头上悬挂牛角,侧厢凸出敞厅,跨在火塘上,柱脚有两个牛头顶着,非常独特。苗族吊脚楼的修建风俗奇特而有趣,建房用的大梁由娘家大舅送,小梁由娘家小舅或女婿送。立排架时,先立中间两排,再立左右排架,先放大梁后安小梁,秩序不能颠倒。届时亲戚朋友自会来帮忙,大、小梁安放完毕就宴请宾客,隆重庆贺。
吊脚楼的居住层呈曲尺形,采取中国民居的传统布局,前伸部分为敞厅、前堂、后房,两侧室都有前廊,侧室一边是卧室,一边是火塘。敞厅就在火塘间前部,是整个苗族吊脚楼最具特色的部分,与别的民族的吊脚楼区分开来。整座苗楼布局合理舒适,外形朴实通透,精巧美观。
苗楼上有民族风味餐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壮族的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辣椒骨等。
走出风味厅,就来到了“毛南民居”。由于毛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小河边,人们就地取材,用河边的鹅卵石砌墙裙,上半墙用土制成,房子周围的路面全是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使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卵石铺成的庭院,卵石制成的石凳石桌,自然和谐,往庭院里一站,便会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毛南民居前面不远,是瑶族竹楼。广西瑶族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0%,主要居住在金秀、巴马、都安等几个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多住在深山密林中,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也有竹木结构的。这座竹楼是仿金秀瑶族自治县18家瑶族民居建成的。瑶族民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墙面上的竹编墙及楼面上的拼花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竹楼分两层:第一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第二层为住居,室内分三间,前面是厅堂兼客房,后面是卧室,两边有阳台,还附有卫生间。
竹楼在坡顶,有居高临下之势。坡下,可以看到一个干栏式的圆形建筑物,那就是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的高脚谷仓。它与我们平时所见的谷仓有所不同。首先,它是建在火塘边,小而不连,住所和谷仓之间有一定距离,可防止火灾;其次,它离地面两米左右,可以防潮;再次,四根柱子用陶罐罩住,陶罐光滑,老鼠爬不上去,可防鼠害。谷仓建在由四根木柱支撑的一块方木块上,屋顶用茅草覆盖着,这与在广西梧州汉墓出土的谷仓模型一模一样。
走出瑶寨,穿过石林小径,前面就到了侗族风雨桥。
侗族人热心公益事业,他们在居住的村寨江溪上,修建了许多长短不一、样式不同的桥梁。这些桥顶上盖瓦,桥边有长凳,集交通、休息等功能于一体,能避风挡雨,故称风雨桥,又叫花桥和廊桥。它是侗族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在这里,您会想到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诗情,在侗族山区中得到实现。眼前这座风雨桥的引桥和桥身分别参照三江巴团风雨桥和程阳风雨桥的精华部分建造而成。全桥均用杉木制成,分为墩台、桥梁和桥盖三部分。墩台用料石铺成,桥梁部分为伸臂式木制桥梁,桥盖为三亭四廊,穿斗式木构架,屋顶有歇山重檐、攒尖重檐、悬山顶等三种形式。在桥上,可看到长廊的所有瓦檐、桩头、栏杆都精心雕饰着许多色彩绚丽的图案,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都是用榫相连,坚固耐用,安全放心。屋顶悬挂着侗族梁上羽翎花,这是新桥落成时,侗家妹仔献挂的吉祥物品,四周张贴着各种风情图片。整座桥长40多米,宽4米,是苑内的主体建筑之一,巨柱挺立,梁机正插斜交,错综复杂,显示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风雨桥本身自成一景,又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互为衬托,使美丽的侗寨更添姿色。
穿过风雨桥,走一段石板曲径就来到了侗族寨门。按侗家习俗,有重要客人进寨,主人必须到寨门前迎候。相会时,常以唱歌迎宾,这叫“拦路歌”,歌词一问一答,客人赢了便可以顺利进寨;如果客人输了必须受罚,喝了“牛角酒”后,方能进寨。“阳春歌罢邀同伴,吹彻芦里坐鼓楼”,鼓楼是侗寨的公共建筑,一般一寨一鼓楼。这就是鼓楼坪和鼓楼,设在寨子中央,是侗族人民政治文化和进行聚集活动的中心,踏进鼓楼门就意味着进了侗乡。平时“月也”(村与村集体互访)“多耶舞”、“琵琶歌”等民间节目及娱乐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座鼓楼是仿照三江马胖鼓楼建成的,高12米,九层重檐,为塔型穿斗式结构,平面呈方形,中间的四根柱子组成井字构架,是鼓楼的主体,所有的木构件都用神铆互相连接,联成坚固的整体。鼓楼内部最上层悬有一个长筒形牛皮鼓,是用整段大树挖空中心,两头蒙上鼓皮制成的。每逢寨内有事,看守鼓楼的“传事”就登楼击鼓,各家代表闻声而至,由寨老主持议事。
走出侗寨,便来到了民间作坊区。作坊区陈列着从龙胜、三江交界处山上搬来的一套大型榨油工具。该工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用水做动力,人们可以亲眼看到这古老的榨油机,在水车的驱动下,吃力地推动石磙碾茶籽。作坊还展示了古老的石头榨糖机和全套土法造纸工具。人们在这里将领略到现代社会难得一见的古老生产方式。
广西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眼前的放生池是全州县湘山寺内的一组动物石仿制品。据史载,“放牛池”雕于清朝光绪五年( 1879年),工匠们利用池中天然岩石雕刻动物10尊,是广西最早、最大、最集中的雕刻群。放生池里有麒麟、龙、仙鹤、龟、卧佛等雕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牛,给人安谧、慈善、吉祥之感。这些生动造型都是吉祥的象征,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杀生,放生修德,积善生财。如今,这一景观被原样复制,搬入了民族文物苑,使人们有机会目睹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跨过石拱桥,便可看到一座壮族戏台。这是仿照靖西县的壮族戏台建成的。它由前后台两部分组成,整座戏台使人感到小巧玲拢,富有艺术感染力。戏台是广西壮、瑶、苗、侗等民族山村中常见的公共建筑,是表演民间歌舞、戏剧的地方。每逢喜庆节日,各村寨就组织剧团走村串寨,给节日添色增辉。眼前的这座干栏式戏台,不但是建筑艺术的陈列,还是文物苑表演文艺节目的好地方。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苑内歌声飘荡,群情涌动,把大地飞歌唱彻神州大地。

『捌』 瑶族的习俗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1、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

2、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

3、祝著节是广西布努瑶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的节日,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8)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扩展阅读:

瑶族丧葬的习俗

大部分地区的瑶族实行土葬,广西金秀县六拉的茶山瑶盛行火葬,贵州荔波县瑶麓乡的青瑶实行岩洞葬,白裤瑶也实行过这种葬式。

广东连南八排瑶人死后,将尸体绑于椅子上,出殡时,抬轿似地将尸体送到墓地,称为“游尸葬”。

过去广西金秀的茶山瑶、花篮瑶和坳瑶认为小孩来到人间,是一个管理生育的“花婆神”送来的,如果小孩在五、六岁之前死亡,就用破絮、破衣服、棕皮等物将尸体包裹起来。

装入竹筐,挂在深山老林的树上,实行挂葬,以便让他的灵魂回到“花婆神”那里,再次投胎转世。这种小孩的葬式叫“挂葬”,现在已经很少见。

『玖』 苗族、瑶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一、苗族的传统节日:

1、四月八节

“四月八”是苗族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流行地区较广,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为了纪念战死的先辈英雄亚努。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贵阳附近几县的苗族,都穿上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纪念传说中的英雄。

2、跳花节

“跳花节”是苗族地区一个民族情趣浓厚的传统节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众性社交娱乐的节日。“跳花”又名“跳月”、“踩花山”、“扎山”等,各地无统一日期,但大多是农历正月或春天。

二、瑶族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9)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扩展阅读

苗族和瑶族的风俗习惯:

一、苗族:

1、饮食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为主食。

2、建筑

苗族通常聚族而居,村寨周围茂林修竹,风景幽美。村寨大多设有寨门,寨内种植有常青的保寨树。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以瓦或杉木皮、茅草等盖屋顶。

二、瑶族:

1、饮食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岭南四季温暖,适宜蔬菜生长,园圃冬夏常青,人们终年都可以吃到鲜嫩的蔬菜有芥菜、白菜、萝卜、辣椒、茄子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等;油类有猪油、花生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2、建筑

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通常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瑶族房屋建筑主要有四种形式:横宽式、杆栏式、曲线长廊式和直线长廊式。

阅读全文

与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改衣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和田和田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997
江门恩平市跑腿服务 浏览:73
泸州泸县箱包改制 浏览:99
邢台威县仿真花 浏览:425
吉安万安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349
金昌金川区绿植盆栽 浏览:415
南充高坪区改衣店 浏览:682
安康岚皋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631
泉州晋江市仿真花 浏览:688
黔西南贞丰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59
葫芦岛市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895
钦州浦北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227
湘西保靖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93
泰州姜堰区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125
凉山昭觉县改衣店 浏览:571
菏泽市干洗店 浏览:169
商丘夏邑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471
赤峰红山区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931
黔东南施秉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524
抚州资溪县长途搬家费用 浏览:822